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范晔诗

陆凯 〔南北朝〕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 一作:折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
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注释

《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唐汝谔《古诗解》则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这里用《赠范晔》题,乃暂从旧说。范晔: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河南省淅川县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
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
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赏析

  陆凯这首诗不过二十个字,却包含无限的诗趣和感情。当陆凯怀念范晔的时候,为了表达高洁与纯挚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托传递书物的信使带给 范晔,所谓陇头人,因为范晔时在陕西长安,陇山在陕西陇县,所以用陇头人以代。不言而喻,陆凯折花遥赠之地是江南,江南的梅花是驰名于世的。隐居西湖的林逋有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正是江南梅花神韵的写照。江南是文物之邦,物丰文萃,但陆凯认为别的礼物不足以表达他对范晔的情感,所以说江南没有什么可贵的东西堪以相赠,唯有先春而至为报春讯的梅花是最适当的,因而遥遥千里,以寄思慕之情,而梅花也象征他们之间的崇高友谊。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 想象是多么丰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简仲孺

邹浩〔南北朝〕

晓来城府春融怡,博陵先生还自西。天时人事已如此,不应璧月空云霓。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至日依韵和老杜五首 其二

邹浩〔南北朝〕

蛮风吹鬓鬓毛斑,非复登楼旧日颜。上主亦应怜久窜,孤臣尤切望今还。金鸡欢动栏杆外,綵服光生骨肉间。归去此恩何以报,惟将香火祝南山。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虞记室骞古意诗

何子朗〔南北朝〕

美人弄白日,灼灼当春牖。清镜对蛾眉,新花弄玉手。燕下拾地泥,风来吹细柳。君子何时归,与我酌樽酒。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移居昭州 其三

邹浩〔南北朝〕

忠孝从来不两全,两无忠孝倍堪怜。自新有路君恩重,犹冀它时不愧天。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逸民诗 二

萧衍〔南北朝〕

我闻在昔。有古天子。蚵华骈圣。周昌多士。缉熙朝野。体邦经始。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