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王琳

庾信 〔南北朝〕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注释

注释
王琳:(526—573年),字子珩,南北朝时期名将。庾信好友。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于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率军赴西域,至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乡”,遂上疏请归,疏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庾信在这里暗用其事,以自己羁旅长安比班超“久在绝域”,所以说“玉关道路远”。
金陵:梁朝国都建康,今南京。信使:指使者。疏:稀少。
千行泪:梁王僧孺《中川长望》:“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颜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君:指王琳。万里书:从远方寄来的信。时王琳在郢城练兵,志在为梁雪耻,他寄给庾信的书信中不乏报仇雪耻之意,所以庾信为之泣下。

赏析

  诗的起首“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言诗人与王琳一仕北朝、一仕南国,相隔遥远,音讯难通。“金陵”、“玉关”二地名相对,“道路远”又与“信使疏”相对;“远”字表示空间的距离,“疏”表示时间的久隔,这两句对仗工整,为下句起到铺垫的作用。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意为接到王琳来自远方的书信,不禁沧然泪下,未曾见到信上的文字,却已经泪洒千行了。这一流泪启信的细节描写,比开君万里书,读罢千行泪更为感人,生动地表现出作者悲喜交集,感慨万端的复杂心情。尤其是一个“独”字,蕴意极深。当时,庾信虽然受到北周朝廷的赏识,在长安供职俸禄,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暗中与王琳通信,一刻也没有忘记故国之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他的乡关之思和南归之意是不能直率表露的,只能通过诗文曲折婉转地表现。用一个“独”字,既写出了暗中有所希冀,也写出了作者身在异邦,孤独苦闷的环境和感受。“万里书”与“千行泪”相对,皆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此信得来之不易,又与上二句“道路远”、“信使疏”相照应,针线十分紧密,构思亦很巧妙。仅仅二十个字,却抵得过千言万语,包孕着作者十分复杂的情感,深沉含蓄,催人泪下。

  前二句言南北道远,音讯疏隔。言外之意:今日居然接到故人书信,不胜惊喜。后二句写拆阅书信时的心情。王琳怀雪耻之志,可以想象信中满纸慷慨悲壮之词,使诗人深受感动,为之下泪。诗人为何拆书下泪?是有感于故人万里寄书的情谊?还是触动了悠悠乡思?或是感慨于故人的忠烈之情,而羞惭于自己的苟全?诗中均未言明。无限话语尽在潸然而下的“千行泪”中。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朱彦明

邹浩〔南北朝〕

义薄云霄世几人,零陵邑宰迥超伦。能明圣主恢洪造,曾是童儿谒紫宸。衡岳深蟠心不动,重湖闳写惠常均。别来眉宇知何似,日冀恩还得款亲。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吴均诗三首 其二

周兴嗣〔南北朝〕

惊凫起北海,仪凤飞上林。骞低不同翼,欢楚亦殊音。曀曀夕云起,落落晓星沈。李陵报苏武,但令知我心。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路难二首 其一

费昶〔南北朝〕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家少女名桃根。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惟闻哑哑城上乌。玉阑金井牵辘轳。丹梁翠柱飞流苏。香薪桂火炊雕胡。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辽

王寂〔南北朝〕

我家河朔望咸平,飞鸟犹须半月程。尽道辽阳天样远,渡辽何况更东行。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望诗

庾信〔南北朝〕

春望上春台。春窗四面开。落花何假拂。风吹会并来。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