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九华峰有四十馀其最秀者不知孰为九也因作是诗
王质 〔唐代〕
稍稍云气散,溶溶山态回。翠旌千丈立,宝障百重开。
此地真堪老,何时遂得来。海中蛟蜃恶,吾不问蓬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
王维〔唐代〕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译文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江南女子都去采莲,莲塘广阔,经常傍晚才回来。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撑篙的时候不要溅起水花,害怕打湿了红莲花颜色的衣裙。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三):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67-68
2、
周春玲.五字唐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36
3、
陈铁民.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华书局,2005:172-173
 
注释
日日采莲去,洲¹长多²暮归。
坞(wù):地势周围高而中间低洼的地方,这里指停船的船坞。¹洲:水中陆地。²多:经常。
弄¹篙(gāo)²莫溅水,畏湿³红莲衣⁴。
¹弄:戏弄,这里指撑。²篙:撑船的器具,多用竹、木。³畏湿:害怕打湿。⁴红莲衣:红莲花颜色的衣服,指采莲女的衣服。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三):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67-68
2、
周春玲.五字唐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36
3、
陈铁民.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华书局,2005:172-173
 
译文注释
日日采莲去,洲¹长多²暮归。
江南女子都去采莲,莲塘广阔,经常傍晚才回来。
坞(wù):地势周围高而中间低洼的地方,这里指停船的船坞。¹洲:水中陆地。²多:经常。
弄¹篙(gāo)²莫溅水,畏湿³红莲衣⁴。
撑篙的时候不要溅起水花,害怕打湿了红莲花颜色的衣裙。
¹弄:戏弄,这里指撑。²篙:撑船的器具,多用竹、木。³畏湿:害怕打湿。⁴红莲衣:红莲花颜色的衣服,指采莲女的衣服。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三):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67-68
2、
周春玲.五字唐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36
3、
陈铁民.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华书局,2005:172-173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此时诗人已隐居田园,诗歌主要咏写山水田园之幽趣,带有闲适情味。这首诗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从景物中写出了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前两句写采莲少女的辛勤劳动,后两句点出采莲人的生活乐趣,笔调轻松自然,语言平淡朴素。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这两句写采莲少女的辛勤劳动,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日日”是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前一个“日”为代词,后一个“日”是动词。第二句不可简单地把“洲长”和“暮归”当作因果关系,从而理解为,因为水路很长,所以多半到了晚上才能回来。这是不符合事理的,因为“洲长”莲必多,来回一趟,不须整天,“洲长”再现的是广阔的采莲环境,以及两岸的自然风光、小户人家,风土人情;“暮归”表明水面上,采莲船只早晚繁忙。因此“洲长多暮归”可解释为:一望无际的荷塘里长着田田红莲,碧绿的叶子,粉红的花瓣;采莲姑娘们架着船儿来回忙碌,傍晚时刻船儿都满载而归——载着肥硕的莲实,载着姑娘们的欢声笑语,载着无限温馨。
  日日采莲劳作,天天早出晚归,这是十分辛苦的工作,然而诗中的采莲人自有他们的生活乐趣。“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采莲人对莲花的珍爱与怜惜,同时也表明他们热爱平常生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观华岳
祖咏〔唐代〕
西入秦关口,南瞻驿路连。彩云生阙下,松树到祠边。作镇当官道,雄都俯大川。莲峰径上处,仿佛有神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晚亭逐凉
白居易〔唐代〕
送客出门后,移床下砌初。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老更为官拙,慵多向事疏。松窗倚藤杖,人道似僧居。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