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京三首
杜甫 〔唐代〕
仙仗离丹极,妖星照玉除。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
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依然七庙略,更与万方初。
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
汗马收宫阙,春城铲贼壕。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
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杜甫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 1144篇诗文 ► 0条名句
郊居岁暮
柳宗元〔唐代〕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译文
注释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屏居:隐居。 山郭:山峦。岁暮:晚冬。郊:城郊,当时柳宗元住在愚溪,属城郊。离索:隐居。
野迥(jiǒng)樵(qiáo)唱来,庭空烧烬落。
迥:远。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心赏:有契于心,悠然自得。薄:迫近。
默默谅(liàng)何为,徒成今与昨。
谅:料想。
译文注释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背倚着高山离群而居,蓦然发现已是一年将尽。
屏居:隐居。 山郭:山峦。岁暮:晚冬。郊:城郊,当时柳宗元住在愚溪,属城郊。离索:隐居。
野迥(jiǒng)樵(qiáo)唱来,庭空烧烬落。
旷野传来樵夫的歌声,烧山的灰烬飘落在空庭。
迥:远。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纷乱的世事已经渐渐远去,悠然的心境也随岁末而流逝。
心赏:有契于心,悠然自得。薄:迫近。
默默谅(liàng)何为,徒成今与昨。
默默无语也不知因为什么,空留下今天与昨天的无限叹息。
谅:料想。
赏析
柳宗元贬居永州时,寄住在永州城南潇水东岸的龙兴寺。元和五年,搬迁至潇水西岸愚溪侧畔,并在此构筑家园,过着“甘终为永州民”的定居生活。当时,古城在潇水东岸,潇水以西的愚溪自然称为“郊”。在此“郊居”的五年时间,诗人写作了大量的山水诗。《郊居岁暮》就是其中一首,写于元和十年冬。
这首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诗的首联和颔联,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作者还用极富岭南色彩的景物勾画了一幅岭南所特有的风情画。永州属古楚地,也被称为“南蛮之乡”。这里缺乏开发,民风淳朴。宗元所居之地,背倚山峦,面临溪水,乔榛遍野,“蝮虺”出没,与诗人任职京师时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繁荣都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的颔联以“野”字极为精炼地概括出“郊居”之地的景物特色。山峦连绵、溪水淙淙是“野”,人烟稀少、南蛮风气是“野”,樵夫担柴、唱歌抒怀是“野”,烧榛种田、庭院空寂是“野”。在诗人的笔下,“野”味十足,“野”趣横生。诗人囚居永州已近十年,仿佛已读懂了背负的“山郭”,烧荒残留的余木,踏歌归来的樵夫,离群索居的自己。在这幅极富“野”味的画面中,不仅有冷峻峭拔的景物,还有热情淳厚的樵夫,更有空坐庭院的诗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人。人、诗、画共为一体,景、人、情浑然天成。
诗的后四句在前四句写景的基础上抒发诗人既悠然自得又感物伤怀的矛盾心绪。诗的颈联阐明了摆脱现实、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就这两句而言,前句是因,后句是果。既然贬居远地,远离世上的纷争,且近年关,又自然放开胸怀寄情于山水。但现实却使诗人不能回避,悠悠往事又忆上心头。其中苦味,常人很难明白。所以,诗人在尾联中抒发了自己想“为”却不能“为”,一切都成“今与昨”的忧怨感愤。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属柳宗元贬永末期的作品。这时的柳宗元,怨忧穷戚,失望至极,心中苦味无以倾诉,只有写作诗文抒发怨怒、愁苦的情怀。这首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表现了这种苦味:诗的前两句以“屏居”始、以“离索”终,囚居之苦跃然纸上;樵夫能悠然唱歌,轻松愉悦,而诗人却只能“默默”细想、苦苦思索,这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不能“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之苦得以尽情倾吐;年关已近,贬居近十年,自己已近“迟暮”,但“例召”却杳无音讯,空怀大志而不能施展之苦呼之欲出;背山面水,幽静怡人,本应怡然自得,而诗人却如负重荷,惊魂落魄,压抑之苦不言自明。
全诗围绕“野”字描摹物象,抒发了诗人“徒成今与昨”的忧愁感伤的情怀。诗人在描摹物象时强作欢颜,以为如此就可摆脱现实的烦忧,愈是这样,诗人就愈痛苦,诗中透出的苦味就越浓烈。
和膳部李郎中秋夕
姚合〔唐代〕
淅淅复修修,凉风似水流。此生难免老,举世大同愁。萤影明苔藓,鸿声傍斗牛。犹分省署直,何日是归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兴元
崔觐〔唐代〕
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平外斜通骆,深中远认褒。图经何壮观,故事有萧曹。寥寥官舍静于僧,虽有园亭亦倦登。桃李花阴流似水,图书滋味冷如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遗
独孤及〔唐代〕
崖口雨足收,清光洗高天。虹蜺敛残霭,山水含碧鲜。远空霞破露月轮,薄云片片成鱼鳞。五陵如荠渭如带,目极千里关山春。朝来爽气未易说,画取花峰赠远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怀友人
孟贯〔唐代〕
浮世况多事,飘流每叹君。路岐何处去,消息几时闻。吟里落秋叶,望中生暮云。孤怀谁慰我,夕鸟自成群。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