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
杜甫 〔唐代〕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酤水奴仆悲,
鱼复移居心力省。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杜甫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 1144篇诗文 ► 0条名句
伤春曲
李瀚〔唐代〕
池塘春草绿依依,万古愁魂唤不归。羡杀南来鸿雁影,月明天外一行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田家杂兴八首 其六
储光羲〔唐代〕
楚山有高士,梁国有遗老。筑室既相邻,向田复同道。糗糒常共饭,儿孙每更抱。忘此耕耨劳,愧彼风雨好。蟪蛄鸣空泽,鶗鴂伤秋草。日夕寒风来,衣裳苦不早。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
白居易〔唐代〕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译文
注释
袅(niǎo)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红缸(gāng)霏(fēi)微灭,碧幌(huǎng)飘飖(yáo)开。
红缸:亦作“红釭”。灯盏的别称。碧幌;绿色的帏幔。
披襟有馀凉,拂簟(diàn)无纤埃。
披襟:敝开衣襟。簟:竹席。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péi)回。
裴回:亦作“裵回”。彷徨。徘徊不进貌。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公羽一木译注,作者邮箱:1085260721@qq.com
译文注释
袅(niǎo)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檐边树木微微摆动,原是怡人凉风自西南而来。
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红缸(gāng)霏(fēi)微灭,碧幌(huǎng)飘飖(yáo)开。
灯盏随之轻晃,青烟腾起,火光微灭。碧色帷幔亦缓缓飘摇而开。
红缸:亦作“红釭”。灯盏的别称。碧幌;绿色的帏幔。
披襟有馀凉,拂簟(diàn)无纤埃。
我敞开衣襟,凉气充盈周身,心觉舒畅无比。轻拂竹席,未见有一丝纤尘沾染。
披襟:敝开衣襟。簟:竹席。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只愿恼人的酷暑褪去,不惜任由光阴渐催人老。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péi)回。
河水入秋便逐渐显得清浅起来,月亮要等到午夜才会徘徊于水天之间。
裴回:亦作“裵回”。彷徨。徘徊不进貌。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这时不论是起身行走或是坐卧,身体和心都倍感舒适。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我心有所怀的(你)啊,身处在浚都那旌旗围绕的楼台上呢。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虽并未隔着大海那般遥远,可要相见却太难。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蝉鸣迎来了节气的变更,替我送信给你的飞雁却还迟迟未归。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你日渐位高权重,我却日渐衰老颓唐。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再无法趁秋风起时,月色之下你我共同举杯畅谈人生了。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公羽一木译注,作者邮箱:1085260721@qq.com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