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藏岩寺
杨浚 〔唐代〕
平畴万顷绕修篁,一水泠泠下夕阳。不分名山有丝竹,尽收大块作文章。
息机羡汝闻清梵,厚福何人占上方。自笑袖中东海小,且携拳石入诗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李仆射愬赴镇凤翔
张籍〔唐代〕
由来勋业属英雄,兄弟连营列位同。先入贼城擒首恶,尽封筦库让元公。旌幢独继家声外,竹帛新添国史中。天子新收秦陇地,故教移镇古扶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即事中元甲子(一作韦庄诗)
罗隐〔唐代〕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梦归还 其一
殷济〔唐代〕
春来相思每随风,万里关山想自通。梦里宛然归旧国,觉来还在虏营中。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有感
李商隐〔唐代〕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译文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
并非是宋玉喜欢隐喻托讽常常有微辞,而是楚襄王沉迷艳梦醒来得实在太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自从那惊世名作《高唐赋》写成传开之后,有关楚天云雨的诗章被认为全都可疑。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汇注汇校:崇文书局,2015:400
2、
萧枫.唐诗宋词元曲 二:线装书局,2002:740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20
注释
非关¹宋玉²有微辞³,却是襄(xiāng)王⁴梦觉迟。
¹关:涉及。²宋玉:战国楚辞赋家,事楚襄王。³微辞:以委婉含蓄的言辞托讽。⁴襄王:楚襄王。
一自高唐赋(fù)成后,楚天云雨¹尽堪疑。
¹楚天云雨:后以云雨指代男女合欢之事。此指表现男女爱情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汇注汇校:崇文书局,2015:400
2、
萧枫.唐诗宋词元曲 二:线装书局,2002:740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20
译文注释
非关¹宋玉²有微辞³,却是襄(xiāng)王⁴梦觉迟。
并非是宋玉喜欢隐喻托讽常常有微辞,而是楚襄王沉迷艳梦醒来得实在太迟。
¹关:涉及。²宋玉:战国楚辞赋家,事楚襄王。³微辞:以委婉含蓄的言辞托讽。⁴襄王:楚襄王。
一自高唐赋(fù)成后,楚天云雨¹尽堪疑。
自从那惊世名作《高唐赋》写成传开之后,有关楚天云雨的诗章被认为全都可疑。
¹楚天云雨:后以云雨指代男女合欢之事。此指表现男女爱情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汇注汇校:崇文书局,2015:400
2、
萧枫.唐诗宋词元曲 二:线装书局,2002:740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720
赏析
这首即事议论之诗,借宋玉以写自己,含蓄深刻而措辞委婉。
诗的前两句是说,并非宋玉特别喜爱隐舍不露的言辞托讽,正是因为襄王沉迷艳梦,迟迟不醒,这就暗示自己确有微辞托讽之作,而且是事出有因,不得不然。后两句是说,自从《高唐赋》问世以后,凡是描写男女情爱的作品便都值得怀疑为别有托讽了。这就暗示说,诗人自己另一部分写男女情爱的诗作并不一定另有寄托,但人们因为受了微辞托讽的《高唐赋》式作品的影响,便都怀疑它们有所寄托了。李商隐用“尽堪疑”的词语,是想表明这种“疑”事出有因,同时又是想表明这种笼统的疑并不符合实际。
李商隐与宋玉,都属于多情才子、沦落文人一类。由于遭际相似,李商隐的偏爱宋玉,更多表现为自叹与自伤。李商隐在当时境遇之中,常常是“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乐游原》)。深曲浓重的愁思,沉缅绵邈的情感,产生了“楚天云雨俱有托”的艺术表达和追求。诗人的拳拳之心应当得到后人的理解。然而诗人非但没有得到时人的理解,更被置之于无端的猜测和粗暴的责难之中。后二句“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既是辩说其诗并非篇篇寄寓世事,也是讥诮世人无知,徒然疑忌,其中更有“才命两相妨”、“多情岂自由”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