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世美冬夜见怀
邹浩 〔南北朝〕
君家儒学频公侯,岂知孔孟穷于邹。他年事业知未艾,诜诜孙子多清流。
红莲上客更超诣,劲节耻与今人俦。自言名宦亦何有,回看家法长包羞。
芜城岁月已波逝,朅来文会消吾忧。青天白日有崔子,亦许交臂闻嘉谋。
人生南北那可必,合散倏忽春云浮。会须着鞭入圣域,无使后悔空冥搜。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
何逊〔南北朝〕
一官从府役。五稔去京华。遽逐春流返。归帆得望家。天末静波浪。日际敛烟霞。岸荠生寒叶。村梅落早花。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目想平陵柏。心忆青门瓜。曲陌背通垣。长墟抵狭斜。善邻谈谷稼。故老述桑麻。寝兴从闲额外负担。视听绝喧哗。夫君日高兴。为乐坐骄奢。室堕倾城佩。门交接幰车。入寒长云雨。出国暂泥沙。握手分歧路。临川何怨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咏鲁仲连诗
阮卓〔南北朝〕
鲁连有高趣,意气本相求。笑罢秦军却,书成燕将愁。聊弃南金赏,方从沧海游。寄言人世客,非君能见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上巳宴丽晖殿各赋一字十韵诗
陈叔宝〔南北朝〕
芳景满辟窗,暄光生远阜。更以登临趣,还胜祓禊酒。日照源上桃,风摇城外柳。断云仍合雾,轻霞时映牖。远树带山高,娇莺含响偶。一峰遥落日,数花飞映绶。度鸟或遛檐,飘丝屡薄薮。言志递为乐,置觞方荐寿。文学且迾筵,罗绮令陈后。干戈幸勿用,宁须劳马首。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重别周尚书
庾信〔南北朝〕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译文
注释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汉朝时地属边陲,这里代指长安。万里:指长安与南朝相去甚远。一人:庾(yǔ)信自指。
惟有河边雁(yàn),秋来南向飞。
河:指黄河。南向:向着南方。
参考资料:
1、 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历代诗歌选·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第181页
2、 许逸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庚信诗文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167页
译文注释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阳关与故国相隔万里之遥,年年盼望却至今不能南归。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汉朝时地属边陲,这里代指长安。万里:指长安与南朝相去甚远。一人:庾(yǔ)信自指。
惟有河边雁(yàn),秋来南向飞。
只有黄河岸边南来的大雁,秋天一到仍可以自由南飞。
河:指黄河。南向:向着南方。
参考资料:
1、 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历代诗歌选·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第181页
2、 许逸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庚信诗文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167页
赏析
诗的开头写自己独留长安不得南返的悲哀。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庾信在这里是借用,因为阳关已成了“大道”的代称,如同我们把“阳关道”与“独木桥”对举。诗中的“阳关万里道”是喻指长安与金陵之间的交通要道。下旬“不见一人归”的“一人”指庾信自己而言,这二句说在长安至金陵的阳关大道上,有多少南北流离之士已经归还故国了。只有我一人不能归故土,这是令人伤心的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两句,“河边雁”喻指友人周弘正,这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一种虚拟,是庾信的内心感觉借助外物的一种表现形式。前已指出,庾、周分别是在早春,这时不可能出现秋雁南飞的实景,即使九尽春回,也只能看到鸿雁北去的景象。这两句诗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周弘正的返陈比作南归之雁,大有羡慕弘正回南之意;二是鸿雁秋去春来,来去自由,而自己却丧失了这种自由,以见自己不如鸿雁。沈德潜评这首诗说“从子山时势地位想之,愈见可悲。”这是知人论世之见,于诗歌鉴赏尤为重要。
此诗表现手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借代手法,开头即用“阳关万里道”借指长安至金陵的交通大道。此种手法增加了诗的含蓄美。另一艺术手法是虚拟,“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两句便是虚拟的景物,这种带象喻性的虚拟,使诗歌形象的含蕴更加丰富。可以想见,庾信在长安看到秋去春来的大雁已经二十多个春秋了,他自己不如大雁来去自由的感受已经隐藏多年了。送友人南归时,这种多年积淀在心头的情感一触即发,其内涵非三言两语所能说尽。只有细味庾信的良苦用心,才能欣赏此诗谋篇遣词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