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汉江 其一
邹浩 〔南北朝〕
汉江衮衮接天流,百里舟行一转眸。白浪激风鸣战鼓,青山迎棹走长虬。
均阳已断南柯梦,酂上还惊宋玉秋。南望祖茔能几驿,王程不得下荆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次德符韵六诗 分韵见简
邹浩〔南北朝〕
幽人寄岩谷,志士从簪缨。所尚初不同,出处皆有行。夫子胡为哉,饮露餐秋英。和璧以为质,黄钟以为声。皎皎文史中,久作星斗明。一见辄心降,端如屈人兵。天意亦可料,祸患矧已经。岂其礼乐时,而不收圭珽。故知阿衡任,便是西山清。我岂夫子徒,猥辱薮泽并。驱车远过我,为我开天庭。凡今落松麈,皆昔所未聆。念此坐相阻,三十六峰横。子言不子随,犹得座..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子夜四时歌·春风动春心
佚名〔南北朝〕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译文
注释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zhǔ)山林。
春心:春景所引发的意兴或情怀。男女之间相思爱慕的情怀。流目:转动目光。流览。放眼随意观看。瞩:注视。远望。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奇采:奇特的采摘。奇彩,奇特的光彩。阳鸟:鸿雁之类候鸟。指鹤。应是凤凰火鸟。阳光下的鸟。清音:清亮的声音。清商乐的声音。
译文注释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zhǔ)山林。
春风和煦,百花盛开,令人胸中涌起浓浓的春意,流转的目光,凝望着远处色彩绚烂的山林,久久不忍离去。
春心:春景所引发的意兴或情怀。男女之间相思爱慕的情怀。流目:转动目光。流览。放眼随意观看。瞩:注视。远望。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在那色彩绚烂的山林深处,从南方飞回的小鸟,在明媚的阳光下欢快地鸣啭啼叫,清脆,明快,悦耳,悠扬。
奇采:奇特的采摘。奇彩,奇特的光彩。阳鸟:鸿雁之类候鸟。指鹤。应是凤凰火鸟。阳光下的鸟。清音:清亮的声音。清商乐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细腻的笔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百花盛开,山林色彩绚烂,从南方飞回的候鸟,在阳光下欢快地鸣叫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流露了诗人喜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可谓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诗人首先从感官入手,从春风着笔,渲染充溢于心中陶然的情怀。诗人漫步于万象更新的春山上,沐浴着融融的煦暖的春风,情涌动了,心陶醉了,不知不觉之中,目光被多彩的山林吸引了,于是一种难以抑制的欣赏春天的情怀。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在这两句中,作品承接上文,首先从视觉的角度写其“流目瞩山林”所看到的奇光异彩,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山花烂漫,芳香四溢的神奇的空山幽谷之中;继而又从听觉落笔,描绘了一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境,诗人就此收笔,令读者不胜追寻与向往。
这首小诗,咋读起来似乎觉得很平淡,然而反复读之,便觉其中别有洞天。它能流传至今,不在于词句的华丽,也不在于格律的严整,更不在于艺术手法的高超,而在于它独有的韵味,在于它的平淡无奇。整首诗读来如行云流水一般,朴素,自然,浑厚,清新,同时又不乏幽远。
第四赋韵东城门病
庾肩吾〔南北朝〕
紫纨未可得,漳滨徒再离。一逢犬马病,贲育罢驱驰。已无九转术,复阙万金奇。不看授疆掌,唯梦莲花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早发龙巢诗
萧绎〔南北朝〕
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初言前浦合,定觉近洲开。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还瞻起涨岸,稍隐阳云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