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汴水流
白居易 〔唐代〕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译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35
2、
赵明华.唐诗原来可以这样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2:61-62
3、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9
注释
岭外¹音书²断,经冬复历春。
¹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²书:信。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¹。
¹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35
2、
赵明华.唐诗原来可以这样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2:61-62
3、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9
译文注释
岭外¹音书²断,经冬复历春。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¹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²书:信。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¹。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¹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35
2、
赵明华.唐诗原来可以这样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2:61-62
3、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9
赏析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女子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是用三““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思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古诗中多用“长相思”三字,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上言长相思”、“著以长相思”、“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等。南朝陈后主、徐陵、江总,唐李白等都有拟作。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句的侍妾樊素。
樊素善歌《杨柳枝》,因又名柳枝。因为种种原因,樊素自求离去,白氏在《别柳枝》绝是中说:“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于樊氏的离去十分伤感。这首《长相思》词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樊素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句。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是,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一片痴情,终难忘怀,句便于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不过是空想,句只能倚楼而望,以回忆昔日的欢乐,遣散心中的郁闷而已。
这篇作品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是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怀念丈夫的思潮,就像那汴水、泗水一样朝着南方奔流,一直流到瓜州渡口,愁思像那江南群山,起起伏伏。
思念呀,怨恨呀,哪里才是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而我倚楼独自忧愁。
注释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泗水:传统上认为发源于泗水县东部陪尾山下的泉林。
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悠悠:深长的意思。
赏析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女子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是用三““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思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古诗中多用“长相思”三字,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上言长相思”、“著以长相思”、“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等。南朝陈后主、徐陵、江总,唐李白等都有拟作。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句的侍妾樊素。
樊素善歌《杨柳枝》,因又名柳枝。因为种种原因,樊素自求离去,白氏在《别柳枝》绝是中说:“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于樊氏的离去十分伤感。这首《长相思》词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樊素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句。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是,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一片痴情,终难忘怀,句便于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不过是空想,句只能倚楼而望,以回忆昔日的欢乐,遣散心中的郁闷而已。
这篇作品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是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送睦州侯郎中赴阙
方干〔唐代〕
昔著政声闻国外,今留儒术化江东。青云旧路归仙掖,白凤新词入圣聪。弦管未知银烛晓,旌旗已侍锦帆风。郡人难议酬恩德,遍在三年礼遇中。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殷寅〔唐代〕
应历生周日,修祠表汉年。复兹秦岭上,更似霍山前。昔赞神功启,今符圣祚延。已题金简字,仍访玉堂仙。睿祖光元始,曾孙体又玄。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北阙心超矣,南山寿固然。无由同拜庆,窃抃贺陶甄。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酬思黯相公见过弊居戏赠
白居易〔唐代〕
轩盖光照地,行人为裴回。呼传君子出,乃是故人来。访我入穷巷,引君登小台。台前多竹树,池上无尘埃。贫家何所有,新酒三两杯。停杯款曲语,上马复迟回。留守不外宿,日斜宫漏催。但留金刀赠,未接玉山颓。家酝不敢惜,待君来即开。村妓不辞出,恐君冁然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