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浦别

白居易 〔唐代〕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西风袅袅萧瑟的秋天里,到南面的水滨旁心情凄凉的分别。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放心前去不要再回头。

注释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别:分别,别离。
袅袅(niǎo):吹拂,这里形容西风吹拂。
好去:放心前去。
莫:不要。

赏析

  五言绝句《南浦别》就是一首描写友情的优美送别诗。诗很短,只有短短二十个字,用白描的书法写出诗人与友人淡淡哀伤而又优美的送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这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这两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离人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离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人类有过无数的送别,在唐诗中送别诗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能够引起后世千古读者共鸣的送别诗,一定抓住了千古送别中感人的共性细节,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出来。白居易的《南浦别》就是这样的一首优美送别诗。诗歌能够感染人,也正因为用语言见证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 。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白居易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齐梁酬所知见赠二首

贯休〔唐代〕

静只焚香坐,咏怀悲岁阑。佳人忽有赠,满手红琅玕.不独耀肌魄,将行为羽翰。酬如上青天,风雪空漫漫。美如仙鼎金,清如纤手琴。孙登啸一声,缥缈不可寻。但觉神洋洋,如入三昧林。释手复在手,古意深复深。惭无英琼瑶,何以酬知音。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席上贻歌者

郑谷〔唐代〕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张明府游溇水亭

李群玉〔唐代〕

草色绿溪晚,梅香生縠文。云天敛馀霁,水木笼微曛。垂钓坐方屿,幽禽时一闻。何当五柳下,酌醴吟庭筠。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李恒〔唐代〕

宝地邻丹掖,香台瞰碧云。河山天外出,城阙树中分。睿藻兰英秀,仙杯菊蕊薰。愿将今日乐,长奉圣明君。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

杨巨源〔唐代〕

野烟秋水苍茫远,禅境真机去住闲。双树为家思旧壑,千花成塔礼寒山。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应从鸟外还。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