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裘仲侍亲赴阙
邹浩 〔〕
置榻初相得,膏车忽起行。秋风无限事,麦酒不胜情。
原宪何曾病,丘明竟有声。从容湖上语,他日看功成。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离骚题作山中人)
王维〔〕
山寂寂兮无人,又苍苍兮多木。群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文寡和兮思深,道难知兮行独。悦石上兮流泉,与松间兮草屋。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犊。神与枣兮如瓜,虎卖杏兮收谷。愧不才兮妨贤,嫌既老兮贪禄。誓解印兮相从,何詹尹兮何卜。山中人兮欲归,云冥冥兮雨霏霏。水惊波兮翠菅蘼,白鹭忽兮翻飞,君不可兮褰衣。山万重兮一云,混天地兮不分。树晻暧..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金陵新亭
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译文
注释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豪士:指西晋灭亡后,从中原逃到江南的豪门士族、王公大臣。新亭:又名中兴亭,三国时吴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yǐ)情。
山河异:指西晋灭亡,晋元帝司马睿逃到金陵建立了东晋王朝,山河已经改变。周颧:字伯仁,汝南安城即今河南省原武县东南人,官至尚书仆射,其父浚平吴有功封成武侯,颛袭父爵,人称周侯。后被王敦所害。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jì)倾。
社稷倾:国家灭亡。西晋末年,五胡为乱,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王公:即王导。
参考资料:
1、 《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32页
2、 钟尚钧 .中国名诗大观 :语文出版社 ,1997 .
译文注释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金陵人杰地灵,风光优美,豪强众集,今天会聚到新亭。
豪士:指西晋灭亡后,从中原逃到江南的豪门士族、王公大臣。新亭:又名中兴亭,三国时吴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yǐ)情。
放眼中原,满目疮痍,河山不复繁荣如旧,周颐情结大伤。
山河异:指西晋灭亡,晋元帝司马睿逃到金陵建立了东晋王朝,山河已经改变。周颧:字伯仁,汝南安城即今河南省原武县东南人,官至尚书仆射,其父浚平吴有功封成武侯,颛袭父爵,人称周侯。后被王敦所害。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jì)倾。
大家坐在这里如同楚囚一样悲怨,谁真正为国家的命运着想。
社稷倾:国家灭亡。西晋末年,五胡为乱,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王导公何其慷慨激昂,千秋万代留下美名。
王公:即王导。
参考资料:
1、 《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32页
2、 钟尚钧 .中国名诗大观 :语文出版社 ,1997 .
赏析
李白在《金陵新亭》中,怀想东晋王导的爱国壮语,无限感慨,不禁对王导的英雄气概,表示由衷的赞美。作品首二句“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说明金陵的豪士们在新亭游览胜地聚会。中四句“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颧情。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历史上的具体事实。周颛眼看新亭风景没有变化而社会动乱,山河易色,悲从中来,大为哀叹。参加饮宴的人都像被拘禁的楚囚那样,忧伤流泪,只有王导激愤地说:“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建功立业,光复神州,怎么能如楚囚一般相对哭泣!”这些爱国壮语,李白并未写入诗中,却在末二句融合成真诚颂扬的话:“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大诗人不轻易给人以高度赞语,这两句人物总评,是很有分量的。
诗的主线和核心是歌颂爱国志士王导,构成历史事件矛盾的焦点,是爱国思想和消极悲观情绪的斗争。诗歌如果按照历史事件原型,全盘托出,那就成为平板叙述,缺乏艺术光彩。李白选取了周额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这一典型场景,微妙地熔铸成为四行具有形象性的诗句:“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颉情。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篇末把王导的爱国壮语“当共勤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耶”,曲折地化用成高度赞美爱国志士的诗句“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可以看出李白在诗歌取材典型化上的功力。
这首怀古诗在感情的抒发方面,不是平铺直叙的,如果直白自述,则易陷入板滞。作品感情显现的不同节奏是:首联淡淡引出,次联接触矛盾,三联矛盾有深化,末联解决矛盾。达到审美高潮。可以看出李白在诗歌内在思维布局上的功力。
书驿壁二首 其一
陆游〔〕
猿叫铺前雪欲作,鬼门关头路正恶。泥深三尺马蹄弱,霜厚一寸客衣薄。朝行过栈暮渡笮,夜投破驿火煜爚。人生但要无愧怍,万里窜身元不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游山步二首 其二
陆游〔〕
南出平桥十里馀,湖山处处可成图。水边更觉梅花瘦,云外谁怜雁影孤。时唤行僧同煮茗,亦逢樵叟问迷途。破裘不怕春寒峭,小市疏灯有酒垆。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冲虚宫
陆游〔〕
林馆松门白昼扃,参鸾人去已千龄。基存旧宅楼台古,地有遗丹草木灵。满洞晓云春酿雨,一池秋水夜涵星。麻姑仙驭今何在,槛外孤峰晚更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