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帝 其三
谢朓 〔〕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秋夜诗二首 其一
鲍照〔〕
夜久膏既竭,启明旦未央。环情倦始复,空闺起晨装。幸承天光转,曲影入幽堂。徘徊集通隙,宛转烛回梁。帷风自卷舒,帘露视成行。岁役急穷晏,生虑备温凉。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北山独酌寄韦六
李白〔〕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门横群岫开,水凿众泉引。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倾壶事幽酌,顾影还独尽。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
译文
注释
巢(cháo)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
巢父、许由:上古高士。
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
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mǐn)。
泯:灭,尽。
门横群岫(xiù)开,水凿众泉引。
岫:山。
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
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
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
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zhěn)。
瑶轸:瑶琴。
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shěn)。
哂:讥笑。
译文注释
巢(cháo)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
从来没有听说巢父和许由还要买山隐居的。
巢父、许由:上古高士。
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
心中有道,行迹自然高尚,与居住地有没有人群有什么相干?
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mǐn)。
我来到地方偏僻,没有喧哗的岭下居住。
泯:灭,尽。
门横群岫(xiù)开,水凿众泉引。
开门就可以看到群岫纵横,凿山引来甘美的泉水。
岫:山。
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
山屏高耸白云飞渡,洞穴深深难以探幽。
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
江上水气日夜凝成雾,林中蒸气晚上变得凄紧。
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
在此岭可以采摘朱红色的野果,兼得修养天鼻地口玄牝的妙处。
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zhěn)。
坐在明亮的月光下观看真经宝书,轻拂凝霜犹如玩弄瑶琴。
瑶轸:瑶琴。
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shěn)。
李白啊李白,你以前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地去游谒?真是可笑啊!没事就这样喝喝酒多好!
哂:讥笑。
赏析
寓言三首·其三
李白〔〕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例。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译文
注释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
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例。
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lóng)。
帘栊:门窗的帘子。
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译文注释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
春色回归长安城,一般先入青门道边。
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例。
绿杨没有自持能力,跟从着春风随意倾倒。
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lóng)。
海燕飞归秦宫,双双飞入帘栊,画梁筑巢。
帘栊:门窗的帘子。
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相思却不能相见,只好托梦到你所在的地方辽城东。
赏析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杜牧〔〕
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珪璋捧赭袍。舐笔和铅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风。韩嫣金丸莎覆绿,许公鞯汗杏黏红。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自笑苦无楼护智,可怜铅椠竟何功。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少年羁络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王国维〔〕
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译文
注释
草偃(yǎn)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草偃:草被风吹倒。雕弓:刻花纹的弓。从骑:骑马的随从。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wéi)。
身手:本领。白首:谓年老。下书帷:指教书。引申指闭门苦读。
参考资料:
1、 王国维.谁道人间秋已尽:人间词·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
2、 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13(9)
译文注释
草偃(yǎn)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草偃茫茫,云层很低,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对猎物已经形成合围之势。手中的弓不停的发射箭矢,跨下的马奔跑如飞。猎手发出爽朗的笑声在随从的拥护下满载猎物归来。
草偃:草被风吹倒。雕弓:刻花纹的弓。从骑:骑马的随从。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wéi)。
再有本领的人不如拥有一副好的身手,人的一生要好好珍惜少年时光。不要等到年老时还在书帷下皓首穷经。
身手:本领。白首:谓年老。下书帷:指教书。引申指闭门苦读。
参考资料:
1、 王国维.谁道人间秋已尽:人间词·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
2、 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13(9)
赏析
这首词不同与王国维另一首写围猎的词《浣溪沙·六郡良家最少年》,那一首更多的是描写了豪侠的个人英姿。这一首却是由围猎活谈及个人的内心活动,更多的点出国家的危难,而自己却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上片三句,写出了一场围猎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合围”,是这场射猎的开始。“草偃云低”本是写围场影物,放在“合围”的前边就有一种天罗地网的感觉,好像天地草木也在听从人的指挥参与对鸟兽的包围。“雕弓声急马如飞”是写豪侠少年高超的骑射本领;“笑呼从骑载禽归”是写围猎结束满载猎物而归时的得意心情。这首词中豪侠少年的形象与作者在另一首《浣溪沙》中所写的那个“闲抛金弹落飞鸢”的豪侠少年形象有一些不同。那一首中的少年形象仅仅是风流潇洒、射艺出众,而这首词中“草偃云低”的描写,使这个少年还带有一种指挥者的威严之气。史载赤璧之战前曹操致书孙权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自古以来,围场可以喻指战场,打猎可以喻指用兵。王国维把自己想像成围猎活动的主人公,在这场“战事”中大振神威,说明他内心中同样有一种对戎马生涯的渴望。
下片三句“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的牢骚。人们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作者认为乱世的文人,读了一辈子书,既无权势以骄人,又无缚鸡之力以自卫。古代的卫、霍的功勋自不用提,游侠的气概也也无从谈起。假如说读书是为了明理,则明理恰足以给自己带来“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扬雄投阁,龚生竟夭,文人的悲剧古已有之。所以,习文不如习武,年轻人有一副好身手,纵不能替天行道,总不致像那些文人在乱世中连保全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如果结合作者的实际情况来看,则这理想近于虚幻。因为“体素羸弱”而称“万事不如身手好”,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悲哀;人近三十而言“一生须惜少年时”,有一种无可奈何的遗憾;身为文人却说“那能白首下书帷”,有一种不甘心于现状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