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解讲诗
萧统 〔〕
清宵出望园,诘晨届钟岭。轮动文学乘,笳鸣宾从静。
暾出岩隐光,月落林馀影。札纷八桂密,坡陁再城永。
伊予爱丘壑,登高至节景。迢递睹千室,迤逦观万顷。
即事已如斯,重兹游胜境。精理既已详,玄言亦兼逞。
方知蕙带人,嚣虚成易屏。眺瞻情未终,龙镜忽游骋。
非曰乐逸游,意欲识箕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萧统
古玄圃 “古玄圃”建于齐,改建于梁,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私园。太子于园中建亭馆、凿善泉池。邀集各人文学史泛舟湖上。游咏其间,并在此编著《昭明文选》。 顾山红豆 当时南梁武帝笃信佛教,在国内兴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顾山兴建的是 "香山观音禅寺",寺内还建造了一楼阁,名为“文选楼”。太子萧统代父出家来香山寺,一则为回避宫廷斗争,..► 25篇诗文 ► 0条名句
代蒿里行
鲍照〔〕
同尽无贵贱,殊愿有穷伸。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结我幽山驾,去此满堂亲。虚容遗剑佩,实貌戢衣巾。斗酒安可酌,尺书谁复陈。年代稍推远,怀抱日幽沦。人生良自剧,天道与何人。赍我长恨意,归为狐兔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咏袜
杜牧〔〕
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江都平解严诗
谢庄〔〕
肃旗简庙律,耸钺畅乾灵。朝晏推物泰,通渥抃身宁。击辕歌至世,抚壤颂惟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惯于长夜过春时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译文
注释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qiè)妇将雏(chú)鬓(bìn)有丝。
惯:含有司空见惯之意。长夜:漫长的黑夜,比喻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岁月。挈、将,是同义词,均有提携、带领的意思。妇:指鲁迅夫人许广平。雏:指鲁迅的幼儿周海婴。当时,海婴还只有一岁零三个月,故称“雏”。鬓有丝:指两鬓斑自。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慈母:泛指当时受迫害的革命者的母亲。城头:指南京。变幻:指国民党军阀间的勾心斗角,长期混战,使政局动荡不安。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忍看:原作“眼看”,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忍看”。朋辈:即朋友,战友:指被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刀丛:比喻国民党的迫害政策。原作“刀边”,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刀丛”。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zī)衣。
无写处:含有无地可写,无处可发表之意,形容极度悲愤。缁衣:即黑色的衣服。
参考资料:
1、 谢邦华 张纯武 俞瑞华.鲁迅旧诗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72-73页
2、 金鹰.橄榄小集:2004版,中国人事出版社:340-342页
译文注释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qiè)妇将雏(chú)鬓(bìn)有丝。
我已经习惯于在漫漫长夜里度过春天的时光,鬓发斑白了带着妻儿被迫出走。
惯:含有司空见惯之意。长夜:漫长的黑夜,比喻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岁月。挈、将,是同义词,均有提携、带领的意思。妇:指鲁迅夫人许广平。雏:指鲁迅的幼儿周海婴。当时,海婴还只有一岁零三个月,故称“雏”。鬓有丝:指两鬓斑自。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睡梦里仿佛看见慈祥的母亲正为我担忧落泪,而城头上还在变换着军阀们的各色旗号。
慈母:泛指当时受迫害的革命者的母亲。城头:指南京。变幻:指国民党军阀间的勾心斗角,长期混战,使政局动荡不安。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我怎忍得看着年轻的战友被敌人杀害,以愤怒的心情对着白色恐怖的刀丛写诗悼念。
忍看:原作“眼看”,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忍看”。朋辈:即朋友,战友:指被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刀丛:比喻国民党的迫害政策。原作“刀边”,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刀丛”。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zī)衣。
吟诵之后俯视周围却没有写的地方(不能发表),只有那清冷如水的月光照着我这个穿黑袍的避难者。
无写处:含有无地可写,无处可发表之意,形容极度悲愤。缁衣:即黑色的衣服。
参考资料:
1、 谢邦华 张纯武 俞瑞华.鲁迅旧诗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72-73页
2、 金鹰.橄榄小集:2004版,中国人事出版社:340-342页
赏析
全诗以“长夜”为背景,以“爱憎”为线索,巧妙而严谨地把“长夜”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编织在一起,展示了一幅旧中国的“长夜”画。
首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全家的艰难处境。一个“惯”字串起两句,既概写了作者长期辗转的战斗生涯,又揭露了国民党的凶残本质,并体现了作者对敌人的极度蔑视与愤恨之情。
颔联写“长夜”气氛下,人民的深重苦难。一个“变”字,成为该联的枢纽。既概括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生活,又揭示了造成这种苦难的根本原因。
颈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积郁在胸的万丈怒火。一个“怒”字,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既表达了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又激发了作者面对敌人的刀丛剑树而进行殊死搏斗的战斗豪情。
尾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的愤慨之情。一个“照”字,寓意深刻。尽管旧中国长夜漫漫,但可告慰死难的烈士,明媚的“春光”总有一天会照耀着祖国的大地。这一联有着浓烈的艺术魅力,拓展了无限遐思,余味无穷。
全诗构思严密,意境深沉,语言凝炼,用词精当,真切感人。
赠裴迪
王维〔〕
不相见,不相见来久。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