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三言五首 其五 爱远山
江淹 〔南北朝〕
伯鸾兮已远。名山兮不返。逮绀草之可结。及朱华之未晚。
緤余马于椒阿。漾余舟于沙衍。临星朏兮树暗。看日烁兮霞浅。
浅霞兮驳云。一合兮一分。映壑兮为饰。缀涧兮成文。
碧色兮婉转。丹秀兮芬蒀。深林寂以窈窈。上猿狖之所群。
群猿兮聒山。大林兮蔽天。枫岫兮筠岭。兰畹兮芝田。
紫蒲兮光水。红荷兮艳泉。香枝兮嫩叶。翡累兮翠叠。
非郢路之辽远。实寸忧之相接。欷美人于心底。愿山与川之可涉。
若溘死于汀潭。哀时命而自惬。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江淹
梦笔生花 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当县令时,相传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江郎才尽 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官运的高峰却造就了他创作上的低潮,富贵安逸的环境,使他才思减退,到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有传世之作,故有“江郎..► 169篇诗文 ► 0条名句
石城乐
佚名〔南北朝〕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篱声。
译文
注释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
闻:闻听,听说。欢:喜欢之人,爱人。方山亭:南京著名亭子名称。
风吹黄檗(bò)藩,恶闻苦离声。
黄檗:亦作“黄柏”。木心苦涩。藩:藩篱,篱笆。恶闻:恶心听闻。不愿听闻。苦:悲苦的。离声:别离的声音。
译文注释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
听闻爱人即将远行,便匆匆赶来送行。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方山亭。
闻:闻听,听说。欢:喜欢之人,爱人。方山亭:南京著名亭子名称。
风吹黄檗(bò)藩,恶闻苦离声。
阵阵风吹苦篱,仿佛在不断地催促游子远行,而送行的恋人厌恶听到这令人心碎的离别之声。
黄檗:亦作“黄柏”。木心苦涩。藩:藩篱,篱笆。恶闻:恶心听闻。不愿听闻。苦:悲苦的。离声:别离的声音。
赏析
起首二句开门见山,点明了事情的缘由,同时也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身份。“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因闻欢而相送,可知他们并非正式夫妻。这句是说,当女主人公得知情人即将远行,便匆匆赶来为他送行。男子要到什么地方去?去做什么?诗中没有交代,但一个“远”字却表明这次出行不同寻常。情人要到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何时才能团聚呢?看来遥遥无期。因而,女主人公将情人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方山亭这个地方。
接下来似乎该写离别的场景了,可诗中却荡开一笔,转而对方山亭周围的景物进行了描写。“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篱声”,表面上是写送别的环境,而实际上则表现了女子送别时的心情。“黄檗”,是苦木,“黄檗藩”,指用苦木黄檗做的篱笆,所以叫“苦篱”,这正同“苦离”谐音双关。阵阵风吹苦篱,仿佛在不断地催促男子远行,而女主人公厌恶听到这令人心碎的离别之声。这里融情于景,谐音双关,十分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此时复杂而微妙的心情。
这首民歌虽无缠绵悱恻、魂牵梦萦之词,但字字句句如从肺腑之间流出,其情之纯、之真、之深,动人肺腑。
拟咏怀诗 八
庾信〔南北朝〕
白马向清波。乘冰始渡河。置兵须近水。移营喜灶多。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的颅于此去。虞兮奈若何。空营卫青冢。徒听田横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杂体诗三十首 其四 魏文帝曹丕游宴
江淹〔南北朝〕
置酒坐飞阁,逍遥临华池。神飙自远至,左右芙蓉披。绿竹夹清水,秋兰被幽崖。月出照园中,冠佩相追随。客从南楚来,为我吹参差。渊鱼犹伏浦,听者未云罢。高文一何绮,小儒安足为。肃肃广殿阴,雀声愁北林。众宾还城邑,何用慰我心。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