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厢乐歌廿首 其十七
王韶之 〔南北朝〕
开元辰,毕来王。奉贡职,朝后皇。鸣珩佩,观典章。乐王度,悦徽芳。
陶盛化,游太康。丕照明,永克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三
庾信〔南北朝〕
握衡平地纪,观象正天枢。祺祥钟赤县,灵瑞炳皇都。更受昭华玉,还披兰叶图。金波来白兔,弱木下苍乌。玉斗调元协,金沙富国租。青丘还扰圃,丹穴更巢梧。安乐新成庆,长生百福符。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移病还园示亲属诗
谢朓〔南北朝〕
疲策倦人世。敛性就幽蓬。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凉熏乘暮晰。秋华临夜空。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折荷葺寒袂。开镜眄衰容。海暮腾清气。河关秘栖冲。烟衡时未歇。芝兰去相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二
庾信〔南北朝〕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遥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上元应送酒,来向蔡经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春庭晚望
萧悫〔南北朝〕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荀。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但诗中又通过晚望折射出主人公一定的心境。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一个聊字点出了诗人初登楼台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接着是纵望所见的景物:“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窗外落梅,池边春笋。”正是冬尽春来的象征。面对这春天滋育出来的新鲜生命,诗人怎能不心荡神骀!这时,诗人耳边又响起泉水潺潺的声音,顿时联想到它飞溅时的汹涌,又不禁领受到高山在旁的飘渺之感,整个精神世界为之一振。
于是引发出一声感叹:“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花开花落周而复始,本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而并不愁;但到“花飞尽”的时节,不仅意味着万木凋零,而且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意思。
这样,诗人的“畏”也就不仅仅是惜春伤时,而且带有对有限人生的深沉感伤。此诗在处理内在心理节奏上很有特色,堪称佳作。
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十二 上邪篇
何承天〔南北朝〕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音和响必清,端影所以亡。汉宣隆中兴,魏祖宁三方。譬彼针与石,效疾而称良。行苇非不厚,悠悠何讵央。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