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李波小妹歌

魏胡太后 〔南北朝〕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
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李波的小妹妹字雍容,把裙摆扎到腰里骑在马上飞驰起来就像狂风中的卷蓬。
射箭时她能左右开弓,而且必定一箭双雕。
他家的女子尚且如此勇武,若是李家男子上战场又有哪能抵挡?

注释
褰(qiān)裙:撩起衣裙。
卷蓬:随风卷起的蓬草。
叠双:指一箭射中两件猎物。
逢:碰上、遇上,这里是对敌、抵挡之意。

赏析

  诗的首句简要地介绍了主人公的姓名、性别和大概年龄。“雍容”用在句中,既指主人公的名字,也暗示了她的气质,有助于形象地层现李波小妹坚定自信、遇事从容镇静,应付裕如的性格。

  诗文以“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短短两句,将李波小妹的英姿栩栩如生地显现在读者面前。李波小妹撩起衣服飞身上马,骏马奔驰,迅捷而轻快,衣衫在马上飞动,好似被风卷起来的蓬草,她以百步穿杨之能,左右开弓,每箭能够射中两个猎物。在这里,“褰裳”、“逐马”的行动描写精细、准确,它与“如卷蓬”的生动比喻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现了李波小妹高超的骑术。“左射右射必叠双”,则一方面赞扬了李波小妹神奇的射猎本领,另一方面,显示了她非凡的战斗业绩。

  最后两句,诗的笔势一转,面对能骑善射,英气逼人的李波小妹发出这样的感慨:李波家的妇女尚且武艺卓越,那么,李波家男子的武艺一定更加高超,无法抵挡。该诗把李波小妹作为衬托和铺垫,通过赞美她的骑射本领,从而颂扬李波一伙的人马精良、武力强大,所向无敌。

  在诗尾点出题旨,收结颇为得体。可以看到,对于以李波为首的这支民间武装力量,官府和地主豪绅引以为患,而老百姓却非常拥护,并高度地加以颂扬。

  全诗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把李波小妹盘马弯弓、勇敢善战的形象塑造得丰满生动,精神气概表现得鲜明突出,达到了“字立纸上”的艺术高度。诗的格调刚健豪放,与南朝民歌的纡回宛转,大异其趣,充分显示了北朝民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乱后经夏禹庙诗

庾肩吾〔南北朝〕

金简泥初发,龙门凿始通。配天不失旧,为鱼微此功。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隆。侵云似天阙,照水类河宫。神来导赤豹,仙女拥飞鸿。松龛撤暮俎,枣径落寒丛。仙舟还入镜,玉轴更乘空。去国嗟行迈,离居泣转蓬。月起吾山北,星临天汉中。申胥犹有志,荀息本怀忠。待见搀枪灭,归来松柏桐。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友人上湘诗

虞羲〔南北朝〕

濡足送征人,褰裳临水路。共盈一樽酒,对之愁日暮。汉广虽容舠,风悲未可渡。佳期难再得,但愿论心故。沅水日生波,芳洲行坠露。共知丘壑改,同无金石固。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假寐灵川报恩寺

邹浩〔南北朝〕

故人犹在驿亭边,暂向云房借榻眠。漏泄祖师多少意,松声都到小窗前。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喻诗五首 其三 灵空诗

萧衍〔南北朝〕

物情异所异,世心同所同。状如薪遇火,亦似草行风。迷惑三界里,颠倒六趣中。五爱性洞远,十相法灵冲。皆从妄所妄,无非空对空。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徐仆射妓作诗

王僧孺〔南北朝〕

日晚应归去,上客强盘桓。稍知玉钗重,渐见罗襦寒。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