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怀旧诗伤谢朓

沈约 〔南北朝〕

吏部信才杰,文峰振奇响。
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
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
尺璧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尚书吏部郎谢脁确是才杰,在文坛独树一帜不同凡响。
音调铿锵声律工稳谐金石,才思高华如追逐风云之上。
哪想到不畏严寒高洁品性,忽然卷入了人事纠纷死亡。
像尺璧一样的珍宝蒙大冤,构陷成狱死于非命归丘壤。

注释

注释
吏部:指谢脁,谢脁曾为尚书吏部郎。
文峰:即词峰。峰,一作锋。
金石:指钟磬等乐器。谐:和谐。
思:才思。风云:形容高超。
陵霜质:指谢脁不畏强暴的品质。
人事:指新陈代谢、生死存亡的现象。
尺璧:径尺之璧。指谢脁是稀有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以诗的形式,正确评价了谢脁的艺术成就及其地位,对这位文坛奇才过早地死于非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感伤。诗人沈约雅爱谢脁的五言诗,他经常赞叹:“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南齐书·谢脁传》)此诗前四句就是这一高度评价的具体化。诗人沈约认为,谢脁才华杰出,荦荦独占文坛鳌头,具有很高的地位。这是因为,其诗之“调”与“思”都与众不同。诗思高华,追风逐云,灵秀而飘逸,固非常人可以攀比;而诗的铿锵音调,优雅动听,都堪与音乐之声媲美,犹令人赏心惬意。这里的“调”,已不仅仅是指诗的自然音节,也兼指沈约、谢脁等人率先追求的诗的人工音律,即声律。诗人沈约醉心于追求诗的声律之美,他著《四声谱》,创“四声八病”之说。谢脁、王融等人积极响应,身体力行,把沈约的声律说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开创了风靡一时的“永明体”。沈约和谢脁都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而“永明体”实际上成了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的桥梁。由此可见,在对诗的“调”的认识与追求上,他们是灵犀相通、默契一致的。所以,沈约这里称赞谢脁诗“调与金石谐”,确是知音之评。

  后四句对谢脁的不幸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沈约这里先盛赞谢脁品质高洁,接着一曰“忽随人事往”,“人事往”指非自然死亡,而“忽随”二字更透露出非同寻常的意味,暗示谢脁是死于非命;二曰尺璧之质而与丘壤同污,埋没于地下,实在可叹可惜。这样,诗人便在这里着意造成了品质之优秀和生命之短暂的反差,由此发抒出对谢脁不幸遭际的无比惋惜之情,感情激烈、发露,溢于言表。

  爱其美才而悲其横死,是此诗的主旋律。全诗评骘公允,不谀不贬,因而成为品评谢脁的千古不易之辞;真情率意,不假雕饰,因而又是千古悼亡怀友的传诵之作。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沈约

沈约

沈约瘦腰  沈约从少年时代起就很用功读书,白天读的书,夜间一定要温习。他母亲担心他的身体支持不了这样刻苦的学习,常常减少他的灯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的火。青年时期的沈约,已经“博通群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二十几岁的时候起,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终于写成一部晋史。可惜,这部晋史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沈约..► 305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喻诗 干闼婆诗

萧衍〔南北朝〕

灵海自已极。沧流去无边。蜃蛤生异气。闼婆郁中天。青城接丹霄。金楼带紫烟。皆从望见起。非是物理然。因彼凡俗喻。此中玄又玄。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主人少姬应教诗

庾肩吾〔南北朝〕

故年齐总角,今春半上头。那知夫婿好,能降使君留。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何录事諲之诗十章

虞羲〔南北朝〕

历历斗维,王畿所止。滔滔灊汉,天步之纪。金耀圆图,玉澈方汜。蕴灵擢秀,载笃君子。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已华光殿诗

沈约〔南北朝〕

于维盛世即轩妫。朝酆宴镐复在斯。朝光灼烁映兰池。春风婉转入细枝。时莺顾慕声合离。轻波微动漾羽巵。河宗海若生蛟螭。浮梁径度跨回漪。朱颜始洽景将移。安得壮士驻奔曦。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髻罗双绾

王寂〔南北朝〕

髻罗双绾。滟滟修眸秋水翦。笑靥颦眉。无限闲愁总未知。虚檐月转。一曲未终肠已断。百斛明珠。买得尊前一醉无。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