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李白 〔唐代〕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微风吹动着荷花,送来满殿清香,姑苏台上可见摆宴的吴王。
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娇软无力,微笑地倚看东窗下的白玉床。

注释

注释
“口号”即“口占”。
吴王,即吴王李葹,时任庐江太守。
姑苏台:吴王起姑苏台,五年乃成,其下有斗鸡坡、定狗塘、百花洲、采香径诺胜迹。《大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六引《述异记》:“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三年乃成,周环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又别立春宵宫,为长夜饮。造千石酒钟,又作大池,池中造青龙舟,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戏。”见:一作“宴”。
娇无力:半醉而舞,虽娇而无力也。
“笑”字合“娇”字。“倚”字合“无力”字。倚床献笑,曲形要宠之态也。

赏析

  外表美、艳丽多情、异质的、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为历代文人喜闻乐道。李白则擅长描写身边女性的美貌与豪情。王安石曾云李白诗歌“十首九说妇人与酒”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

  女性诗可分为闺情诗和宫怨诗,注重描写女子的容貌(脸似芙蓉色,江上女儿全胜花,红妆恼人)、举止(遥指、笑倚、醉舞)、情态乃至生活环境。李白从民歌中吸取很多养分的闺情诗有5首,如《春怨》、《陌上赠美人》、《口号吴王美人半醉》、《赠段七娘》、《南流夜郎寄内》。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此叙景起兴:荷花虽香,因风而献媚于水殿,描绘出一幅微风吹动荷花、清香充溢满殿的景致,诗人因望见“姑苏台”而托言感怀吴王。可见,裘马轻狂、狂歌痛饮的诗人,意趣高远、超旷洒脱。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意指西施酒后带着醉意跳了几回舞后,娇柔无力地微笑着倚坐在东窗下镶嵌着白色玉石的椅子上。诗人把西子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形象描绘得细致入微,表现出美人名士、佳人才子的你情我浓、二厢情愿,在开放的唐朝尽舒风云之色。

  西施原是越溪之畔的浣纱女,出身贫寒,明代的《苎萝志·西子传》就曾这样描述:“父鬻薪,母浣纱。”她本有理由选择一种幸福平淡的生活方式,但她身处吴越接连不断战乱之中,而她的情人范蠡又是越王勾践的得力谋士,在所谓的“国家大义”面前,西施不得不作出一个极其与人性相违背的选择,远离范蠡,被勾践送到吴国,从而诱使吴王夫差荒淫无度,慵理国事,从此“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最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灭吴计划得以实现。

  此诗表现形式轻快流转,风格率直、大胆、热烈、活泼,不同于柔靡无力、怨而有伤的宫怨诗。诗人通过注重描写西施的容貌、举止(笑倚、醉舞)、情态乃至生活环境,勾勒出一幅帝王嫔妃的生活情趣,实则以借古鉴今为警戒,影射讽刺现实的不满,提醒唐玄宗不要国事益非、诛逐忠良、滥事征伐,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李白

李白

  诗友挚情   ●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 992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荒园

王建〔唐代〕

朝日满园霜,牛冲篱落坏。扫掠黄叶中,时时一窠薤。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懊憹诗和彭孟阳三首 其三

张乔〔唐代〕

满腔离绪泪成澜,半焰残灯伴晓寒。怀抱不开今日事,梦魂犹泥昨来欢。银绡忍割同心带,宝镜愁窥并影鸾。一尺白罗聊写恨,凭君时展枕前看。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漫兴六首 其五

刘琏〔唐代〕

白露濛濛不见山,轻舟一叶下危滩。乱石堆中寻故道,不独崎岖行路难。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从舅端适楚地

孟郊〔唐代〕

归情似泛空,飘荡楚波中。羽扇扫轻汗,布帆筛细风。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元舅唱离别,贱生愁不穷。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彭州萧使君出妓夜宴见送

羊士谔〔唐代〕

玉颜红烛忽惊春,微步凌波暗拂尘。 自是当歌敛眉黛,不因惆怅为行人。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