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亭晚望
白居易 〔唐代〕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尘路行多绿袍故,
风亭立久白须寒。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崔颢〔唐代〕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译文
注释
家临(lín)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临:靠近。九江:指长江浔阳一段,此泛指长江。
。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生小:自小,从小时候起。
译文注释
家临(lín)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临:靠近。九江:指长江浔阳一段,此泛指长江。
。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你和我同是长干人,从小不相识真是很遗憾。
生小:自小,从小时候起。
赏析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诗歌在语言上平白如话。从字面上看一览无余,是一个女子同一个男子江上偶遇的对话。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好的情感——深深的眷念家乡的感情让它获得了流传至今的生命力。
在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一个舟行女子只因听到乡音,觉得可能是同乡,便全然不顾忌封建礼教的拘束而停舟相问,可见其心情的急切。而迫不及待地自报家门,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她盼望见到同乡的喜出望外的心情。这是因为乡音让她感到亲切,乡音让她产生要见到家乡亲人的冲动。这一切都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男子的答话是“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话虽是出自男子之口,却是对俩人共同的飘泊生涯的叹息,是长年流落在外的无奈。这叹息也是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诗人捕捉住一个生活场景,用白描手法抒写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既含蓄又生动,饶有生活趣味。
山行即事二首 其一
王质〔唐代〕
转岸波仍急,濒溪路半无。柳低侵树腹,莲湿坠花须。田舍篱忧倒,渔舟柁喜扶。雨馀山更碧,倍费我工夫。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读李贺歌集
齐己〔唐代〕
赤水无精华,荆山亦枯槁。玄珠与虹玉,璨璨李贺抱。清晨醉起临春台,吴绫蜀锦胸襟开。狂多两手掀蓬莱,珊瑚掇尽空土堆。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谷山长老
齐己〔唐代〕
游遍名山祖遍寻,却来尘世浑光阴。肯将的的吾师意,拟付茫茫弟子心。岂有虚空遮道眼,不妨文字问知音。沧浪万顷三更月,天上何如水底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