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松竹二首
白居易 〔唐代〕
龙蛇隐大泽,麋鹿游丰草。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
幽怀一以合,俗含随缘息。在尔虽无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张泌〔唐代〕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译文
注释
钿毂(gǔ)香车过柳堤,桦(huà)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yì)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chán)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译文注释
钿毂(gǔ)香车过柳堤,桦(huà)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钿毂:金饰的车轮轴承,有眼可插轴的部分。桦:落叶乔木,皮厚而轻软,可卷蜡为烛。谓之“桦烛”。这里的“桦烟分处”,指朝廷考场。
花满驿(yì)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chán)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玉蟾:月亮。古时传说月中有蟾蜍(癞蛤蟆),所以常以蟾指代月亮。
赏析
九日沣上作,寄崔主簿倬二李端系
韦应物〔唐代〕
凄凄感时节,望望临沣涘。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唐代〕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从长安回望,骊山景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华清宫门依次打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20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73-374
3、
吴鸥.杜牧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2-123
注释
长安回望绣成堆¹,山顶千门²次第³开。
¹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²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³次第:依次。
一骑红尘¹妃子²笑,无人知是³荔(lì)枝来。
¹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²妃子:指杨贵妃。³知是:一作“知道”。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20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73-374
3、
吴鸥.杜牧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2-123
译文注释
长安回望绣成堆¹,山顶千门²次第³开。
从长安回望,骊山景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华清宫门依次打开。
¹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²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³次第:依次。
一骑红尘¹妃子²笑,无人知是³荔(lì)枝来。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¹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²妃子:指杨贵妃。³知是:一作“知道”。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20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73-374
3、
吴鸥.杜牧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2-123
赏析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
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的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它使我们想到春秋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故事。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家亡。
“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知道。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揭露了封建皇帝为讨宠妃欢心不惜劳民伤财,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穷奢极欲、权力不受制约的最高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别宠姬
蔡京〔唐代〕
为爱桃花三树红,年年岁岁惹东风。如今去逐它人手,谁复尊前念老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冬夕喜友生至
李咸用〔唐代〕
天涯行欲遍,此夜故人情。乡国别来久,干戈还未平。灯残偏有焰,雪甚却无声。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