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一作咏情,一作感寓)
孟郊 〔唐代〕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怀妓 其四
刘禹锡〔唐代〕
三山不见海沈沈,岂有仙踪更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姮娥归处月宫深。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料得夜来天上镜,只应偏照两人心。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秋日望倚帝山
吴筠〔唐代〕
楚服多奇山,灵表先倚帝。孤秀白云里,青冥何崇丽。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霁。远峰列在目,杳与神襟契。倏忽遗世间,宛如再登诣。伊予抱斯志,代处人烟闭。何事牵俗网,悠然负芝桂。朅来从隐沦,式保羡门计。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影灯夜二首(一作上元诗)
薛能〔唐代〕
偃王灯塔古徐州,二十年来乐事休。此日将军心似海,四更身领万人游。十万军城百万灯,酥油香暖夜如烝.红妆满地烟光好,只恐笙歌引上升。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药草
苏拯〔唐代〕
天子恤疲瘵,坤灵奉其职。年年济世功,贵贱相兼植。因产众草中,所希采者识。一枝当若神,千金亦何直。生草不生药,无以彰士德。生药不生草,无以彰奇特。国忠在臣贤,民患凭药力。灵草犹如此,贤人岂多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唐代〕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译文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随风轻轻摆动的细长柔软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是谁说她早晨的时候不称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来是被狂风折断了枝条。
注释
隔户¹杨柳弱袅(niǎo)袅,恰似²十五女儿腰。
¹隔户:隔着门墙。²恰似:恰如。
谁谓朝(zhāo)¹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¹朝:早晨。
译文注释
隔户¹杨柳弱袅(niǎo)袅,恰似²十五女儿腰。
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随风轻轻摆动的细长柔软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
¹隔户:隔着门墙。²恰似:恰如。
谁谓朝(zhāo)¹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是谁说她早晨的时候不称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来是被狂风折断了枝条。
¹朝:早晨。
赏析
此诗上两句是在写杨柳之美,下两句是借杨柳为何不展身姿是因为被狂风折断了枝条来指代诗人自己的不得志。诗人虽不在朝廷,但是时时关心国计民生。自己像那不能舒展身姿的杨柳一样,是因为被社会的现实击打得无法去拯救苍生,自己为官不得重用,壮志难酬啊。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篇诗文 ► 条名句
完善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