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闷四首 其二
王冕 〔〕
荒城惊岁晚,风雨奈何人?野火殊无侣,江梅自得春。
停杯吟思远,照镜鬓华新。底事堪愁绝?悲笳撼塞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秋兴十二首 其八
陆游〔〕
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白头始访金丹术,莫笑龟堂见事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别弟妹二首(一作卢象诗)
王维〔〕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译文
注释
水国秋风夜,殊(shū)非远别时。
水国:水乡。我国南方多河泽,故称水国。殊非:绝非。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3-654
译文注释
水国秋风夜,殊(shū)非远别时。
秋风吹过水乡的夜晚,这样的时辰绝不适合远离。
水国:水乡。我国南方多河泽,故称水国。殊非:绝非。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远隔长安恍如梦里,什么时候才是归去的日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3-654
赏析
盛唐时期,由于政治安定,经济、交通发达,通衢驿馆行人往来频繁,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歌空前繁盛。这些诗或写景寄情,或直抒情怀,手法多样,不拘一格。然所贵者当在于情真意切,深有寄托,方能感人至深。这首诗看似平淡,实则情深意浓。
首句写景,点明送行的地点和时间。“秋风”二字意在烘托环境气氛的凄清,以表达离别的感伤情绪。二句言情。“殊非”二字含意深厚,既有挽留之情,又有感叹之意。夜深风紧,此时上路,殊非良辰,所以诗人殷勤致意,挽留他待天明风停以后再走,这是一层意思。念友人何以如此匆匆告别,叹其奔波劳苦,这又是一层意思。
总之“殊非”二字意味深长。太白诗曾有句云:“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而此处说:“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杨慎对此极为赞赏,他曾指出:“岂是、殊非,变幻二字,愈出愈奇。”(《李诗选》)三四两句是写诗人送别时的内心活动。“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是说终日萦念长安,象在梦中一样,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回去呢?
这两句语意双关,一方面是写给友人,问他何时能回到长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在说自已希望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
杂赋十二首 其五
陆游〔〕
体不佳时看周易,酒痛饮后读离骚。骑驴太华三峰雪,鼓棹钱塘八月涛。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