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令刘熊碑诗 其一
蔡邕 〔两汉〕
清和穆铄。宋惟乾川。惟狱降灵。笃生我君。服骨睿圣。允钟厥醇。
诞生歧嶷。言协典坟。懿德震耀。孝行通神。动履规绳。文彰彪缤。
成是正服。以道德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七步诗
曹植〔两汉〕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
注释
煮豆燃豆萁(qí),豆在釜(fǔ)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gēng),漉(lù)菽(shū)以为汁。(菽 一作:豉)
持:用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在釜(fǔ)下燃,豆在釜中泣。
燃:燃烧。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泣:小声哭。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本:原本,本来。煎:煎熬,这里指迫害。何:何必。
参考资料:
1、 毕磊菁.《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次印刷:14
译文注释
煮豆燃豆萁(qí),豆在釜(fǔ)中泣。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煮豆持作羹(gēng),漉(lù)菽(shū)以为汁。(菽 一作:豉)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持:用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在釜(fǔ)下燃,豆在釜中泣。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燃:燃烧。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泣:小声哭。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本:原本,本来。煎:煎熬,这里指迫害。何:何必。
参考资料:
1、 毕磊菁.《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次印刷:14
赏析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放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善哉行 其一
曹操〔两汉〕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豳。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妬诗
曹植〔两汉〕
嗟尔同衾。曾不是志。宁彼冶容。安此妬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十日菊
薛莹〔两汉〕
昨日尊前折,万人酣晓香。今朝篱下见,满地委残阳。得失片时痛,荣枯一岁伤。未将同腐草,犹更有重霜。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