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独宿
刘长卿 〔唐代〕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沈佺期〔唐代〕
魑魅来相问,君何失帝乡。龙钟辞北阙,蹭蹬守南荒。览镜怜双鬓,沾衣惜万行。抱愁那去国,将老更垂裳。影答余他岁,恩私宦洛阳。三春给事省,五载尚书郎。黄阁游鸾署,青缣御史香。扈巡行太液,陪宴坐明光。渭北升高苑,河南祓禊场。烟花恒献赋,泉石每称觞。暇日从休浣,高车映道傍。迎宾就丞相,选士谒昭王。侍宠言犹得,承欢谓不忘。一朝贻厚谴,五宅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帝子歌
李贺〔唐代〕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译文
注释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
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译文注释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洞庭:在长沙巴陵,广圆五百里。
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菖蒲:香草名。《神仙传》:“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王兴采食之,得长生焉。”
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
桂老:故其香为古香。《史记.夏纪》:“天降龙二,有雌雄。”帝子女神,故 曰雌龙。
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白石郎:水神。古乐府《白石郎曲》:“白石郎,临江居。前导江伯后从 鱼。”龙堂:河伯之所居。《楚辞》:“鱼鳞屋兮龙堂。”此句犹《楚辞》“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之意。
赏析
这是李贺诗中较为难懂的一首,历代各家对此诗的解说可谓五花八门。具有代表性的有三说。
一、长生说
清代的王琦认为“此篇旨趣全放楚辞九歌,会其意者,绝无怪处可见”。他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人们为了长生祈求湘神弹琴以迎帝子,以冀望其神之来格以及帝子之不肯来格,景象寂寥的情景。同时他根据《山海经》中的一段话指出诗中的帝子是天帝之女,而非《楚辞》所称尧女之帝子。近人在《李贺诗集》中也指出此诗的主题是祈求长生,“首二句说月明雁啼,水天相映,是先就其地描画一下清空幽冷的光景。三四两句说,世间虽有求不死之药,只有求水神去迎接帝子下降,赐以长生。后四句说山头老桂散发幽光,水中雌龙怨呤,不见神来,惟见群鱼随着小神驰走,不得已只好姑且把珍珠投献,祈神鉴祭其诚,或能赐以降临。”但叶葱奇认为帝子是死为湘水之神的尧之二女。
二、讽刺说
姚文则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元和十一年秋,葬庄宪皇太后。时大水,饶州奏漂失四千七百户。贺作此讥之,云宪宗采仙药求长生,而不能使太后少延。九节菖蒲石上死,则知药不效矣。帝子指后也。后会葬之岁,复值鄱阳秋水为灾。岂是湘妃来迎,桂香水寒,雌龙怀恨,相与送奏哀丝耶?”
三、对比说
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则说“似为公子之为女道士者,玩末二语亵渎见之。题曰帝子,本《九歌》称尧女者。‘湘神弹琴迎帝子’以上四句,咏上古二妃之幽贞,以下四句咏后世帝女之宕逸。上是客,下是主。”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白居易〔唐代〕
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过蜀道山
张说〔唐代〕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披林入峭蒨,攀登陟崔嵬。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谁知高深意,缅邈心幽哉。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