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
储光羲 〔唐代〕
东望春明门,驾言聊出游。南行小径尽,绿竹临清流。
君出罢六安,居此澹忘忧。园林与城市,闾里随人幽。
披颜辟衡闱,置酒登崇丘。山河临咫尺,宇宙穷寸眸。
是时春载阳,佳气满皇州。宫殿碧云里,鸳鸯初命俦。
良辰方在兹,志士安得休。成名苟有地,何必东陵侯。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西河
汪遵〔唐代〕
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 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诗题“西河”是水名,在今山西省境内。应是西门豹巧惩“河伯娶妇”的所在地。西门豹是战国初年魏文侯的一位循吏。他做地方的长官时,调查民间疾苦,禁止为河伯娶妇,并征发百姓开渠灌田,兴修水利,是个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名闻天下,泽流后世”。《西河》即以他的这段佳话为题材。诗的头两句叙述了河伯娶妇陋习的内容。当地每年都要把花容月貌的少女投入水中,活活溺死。这就是河伯(即河神)娶人的习俗。诗句语言平实,叙述概括有表现力。“花貌”之青春年少,“溺”之惨不忍睹,“年年”之时间久远,无时可幸免,均道出了“河伯娶妇”的残酷与荒诞。第二句的“传”字含蓄耐寻,说明这种不合情理的事是地方上的官吏勾结祝巫(古代专以降神召鬼为职业的人)为了搜刮老百姓的钱财而编造出来的。真正祸害人民的不是河伯而是这些贪官、坏人。这个“传”字,下笔虽轻,语气却重,作者的憎恶感情溢于言表。第三句用“明宰投巫”叙述西门豹智斗恶势力。他知道“河伯娶妇”是“从来久远矣”,设法智取,以迷信打击迷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装作真信河伯要娶妇,借口新妇不美,要另找一个,接连把三个巫婆投入河中去向河伯禀告,又把三老扔到河里,使掾吏、豪绅“叩头旦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这样,不用禁令,河伯娶妇的事自然禁绝。“投巫”是颇有戏剧性的一幕,表现了西门豹的机智能干和沉着老练。作者在“宰”前冠以“明”字,充分表现了对西门豹的赞赏和钦佩。
这首诗,重在叙述,句句叙述,四句诗蝉联而下,构成了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再现了历史上一个有意义而有趣的故事。诗中不着议论,议寓叙中,作者不着抒情,情含其中。作者的笔头已由古到今,感情由赞赏到企盼,对现实的针对是不言而喻的,结出了言外之象。作者以史实讽喻现实,用古人以警时人,创作意图是很明确的。这首诗客观地赋咏历史人物,是本色的咏史诗。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
姚合〔唐代〕
子规啼欲死,君听固无愁。阙下声名出,乡中意气游。东川横剑阁,南斗近刀州。神圣题前字,千人看不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重阳日荆州作
吴融〔唐代〕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府西池
白居易〔唐代〕
柳无气力枝先动,池有波纹冰尽开。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读李相心中乐
鲍溶〔唐代〕
负海狂鲸纵巨鳞,四朝天子阻时巡。谁将侯玉乖南面,几使戎车殷左轮。久作妖星虚费日,终□天洞亦何人。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陶唐一万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