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山居一十首。忆种苽时
李德裕 〔唐代〕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涧底松成盖,檐前桂长枝。
径闲芳草合,山静落花迟。虽有苽园在,无因及种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德裕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中唐时期牛党、李党两派士大夫进行的朋党之争,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宪宗时期开始,到宣宗时期才结束,前后将近四十年。《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牛党领袖是牛僧孺、李宗闵和李逢吉,而李党的领袖则是李德裕、裴度和李绅。 唐宪宗年间,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科考时批评朝政。考官认为二人符合选择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 161篇诗文 ► 0条名句
张常侍相访
白居易〔唐代〕
西亭晚寂寞,莺散柳阴繁。水户帘不卷,风床席自翻。忽闻车马客,来访蓬蒿门。况是张常侍,安得不开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望牛头寺
杜甫〔唐代〕
牛头见鹤林,梯迳绕幽深。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译文
注释
牛头见鹤林,梯迳(jìng)绕幽深。
牛头:牛头寺。鹤林:鹤林禅师,一说为附近的鹤林寺。迳:同“径”,山路。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
天河:银河。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传灯:佛法像灯一样,能够照破世间冥暗,所以佛门把传法称为“传灯。”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不住心:犹无住心,即空灵禅心。
参考资料:
1、 洪丕谟著.佛诗三百首: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01:138
2、 王士菁著.杜诗今注:巴蜀书社,1999.12:453
译文注释
牛头见鹤林,梯迳(jìng)绕幽深。
牛头山上见到鹤林禅师,禅机如同山路蜿蜒幽深。
牛头:牛头寺。鹤林:鹤林禅师,一说为附近的鹤林寺。迳:同“径”,山路。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
春色浮满山中,山高寺远,连银河似乎都宿在大殿影中。
天河:银河。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传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众生长处黑夜,故施慈悲,于世间遍布远比黄金更贵的佛法。
传灯:佛法像灯一样,能够照破世间冥暗,所以佛门把传法称为“传灯。”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我年纪已老,别再作狂吟之事了,是该收收心,静心下来好好修心养性了。
不住心:犹无住心,即空灵禅心。
参考资料:
1、 洪丕谟著.佛诗三百首: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01:138
2、 王士菁著.杜诗今注:巴蜀书社,1999.12:453
赏析
该诗是杜甫往牛头山拜访鹤林禅师后,下山回望的记述。
“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诗人拜见禅师后,感觉到禅机深奥高妙,犹如上山来的山经,盘旋曲折,穿云绕雾,难见真面目。描写牛头寺的景色,表示诗人对禅居生活及心境的向往。
“春色浮天外,天河宿殿阴。”待诗人更上一层楼,顿觉所要寻者,原来睹面就是。浮动在远山上的春景、晚上的银河,无一不是。在这里,衲子们不舍夜昼,布道传灯,向往那黄金敷地的琉璃世界。至此,诗人法喜充满,禅悦遍布。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诗人接着感叹传播佛法并不容易,但禅师仍然慈悲传法。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理解到此,诗人对佛法与鹤林禅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但也不执着于此,所以说“回看不住心”。是啊,如此清修净境,诗人很向往之。诗人年纪也大了,不适合再作狂吟之事了,是该收收心,静心下来好好修心养性了。其实,收住自己的妄心而安住清凉界也会更加自在。
杜甫写有禅诗数十首,中多论禅礼佛之句。从此可看出杜甫于佛法确有所得,领会《金刚经》“应无所往,而生其心”的义理。从他的一生虽困苦不堪,但始终“哀而不伤”的中庸境界来看,诗人的确是从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心系禅悦的心迹。
水(一作韩喜诗)
韩溉〔唐代〕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高截碧塘长耿耿,远飞青嶂更悠悠。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怀紫阁隐者
杜荀鹤〔唐代〕
紫阁白云端,云中有地仙。未归蓬岛上,犹隐国门前。洞口人无迹,花阴鹿自眠。焚香赋诗罢,星月冷遥天。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