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 其二 桃园赏雪
王质 〔唐代〕
寒江凝碧。是谁剪作梨花出。花心犹带江痕湿。轻注香腮,却是桃花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田园乐七首·其一
王维〔唐代〕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译文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
注释
厌见¹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¹厌见:饱见。一作“出入”。
官府¹鸣珂(kē)²有底,崆(kōng)峒(tóng)³散发何人。
¹官府:一作“蹀躞”。²鸣珂: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追名逐禄者。³崆峒:指仙山。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
译文注释
厌见¹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¹厌见:饱见。一作“出入”。
官府¹鸣珂(kē)²有底,崆(kōng)峒(tóng)³散发何人。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¹官府:一作“蹀躞”。²鸣珂: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追名逐禄者。³崆峒:指仙山。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
赏析
《田园乐七首》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王维
王维(年-年,一说年—年),字摩诘(ji),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篇诗文 ► 条名句
完善猜您喜欢
答宗人衮
罗隐〔唐代〕
昆崙水色九般流,饮即神仙憩即休。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鸰原谩欲均馀力,鹤发那堪问旧游。遥望北辰当上国,羡君归掉五诸侯。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秋扇词
刘禹锡〔唐代〕
莫道恩情无重来,人间荣谢递相催。当时初入君怀袖,岂念寒炉有死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蒙山作
萧颖士〔唐代〕
东蒙镇海沂,合沓馀百里。清秋净氛霭,崖崿隐天起。于役劳往还,息徒暂攀跻。将穷绝迹处,偶得冥心理。云气杂虹霓,松声乱风水。微明绿林际,杳窱丹洞里。仙鸟时可闻,羽人邈难视。此焉多深邃,贤达昔所止。子尚捐俗纷,季随蹑遐轨。蕴真道弥旷,怀古情未已。白鹿凡几游,黄精复奚似。顾予尚牵缠,家业重书史。少学务从师,壮年贵趋仕。方驰桂林誉,未暇桃..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观竞渡(一作刘禹锡诗,一作张建封诗)
薛逢〔唐代〕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标示输..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