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边卒思归
司马扎 〔唐代〕
有田不得耕,身卧辽阳城。
梦中稻花香,觉后战血腥。
汉武在深殿,唯思廓寰瀛。
中原半烽火,比屋皆点行。
边土无膏腴,闲地何必争。
徒令执耒者,刀下死纵横。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奉献兼呈李裴相公
权德舆〔唐代〕
一德承昌运,三公翊至尊。云龙谐理代,鱼水见深恩。别墅池塘晓,晴郊草木蕃。沟塍连杜曲,茅土盛于门。卜筑因登览,经邦每讨论。退朝鸣玉会,入室断金言。材俊依东阁,壶觞接后园。径深云自起,风静叶初翻。宰物归心匠,虚中即化源。巴人宁敢和,空此愧游藩。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赠唐衢
韩愈〔唐代〕
虎有爪兮牛有角,虎可搏兮牛可触。奈何君独抱奇材,手把锄犁饿空谷。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唐代〕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译文
注释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债(zhài)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fēi)。
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
参考资料:
1、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卷AB答案
译文注释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
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债(zhài)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
“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fēi)。
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
参考资料:
1、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卷AB答案
赏析
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
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
陈子昂〔唐代〕
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翕忽玄黄里,驱驰风雨情。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至人独幽鉴,窈窕随昏明。咫尺山河道,轩窗日月庭。别离焉足问,悲乐固能并。我辈何为尔,栖皇犹未平。金台可攀陟,宝界绝将迎。户牖观天地,阶基上杳冥。自超三界乐,安知万里征。中国要荒内,人寰宇宙荣。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游蜀(一作蜀中春暮)
郑谷〔唐代〕
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前流。云横新塞遮秦甸,花落空山入阆州。不忿黄鹂惊晓梦,唯应杜宇信春愁。梅黄麦绿无归处,可得漂漂爱浪游。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