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陈子昂 〔唐代〕
望苑(一作远)长为客。
商山遂不归。
谁怜北陵井(一作客)。
未息汉阴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陈子昂
伯玉毁琴 陈子昂第二次落第,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古代一种计量单位)买之。并于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狱中卜命..► 152篇诗文 ► 0条名句
读韩杜集
杜牧〔唐代〕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译文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杜诗和韩文在愁闷时诵读,舒心爽气就像请仙女麻姑在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天外的凤凰谁能得其精髓?世上无人懂得配制续弦胶。
参考资料:
1、
章培恒等.杜牧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9页
2、
胡适.胡适讲古诗词: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01:第230页
注释
杜诗韩集¹愁来读,似倩(qìng)²麻姑³痒处搔(sāo)。
¹杜诗韩集:一作“杜诗韩笔”。六朝人称散文为笔。这里指盛唐杜甫的诗和中唐韩愈的文。²倩:请人代做。³麻姑: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汉族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过去汉族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天外凤凰谁得髓(suǐ)?无人解合续弦胶¹。
¹续弦胶:凤喙与麟角,合煎作“续弦胶”,可续弓弩的断弦。
参考资料:
1、
章培恒等.杜牧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9页
2、
胡适.胡适讲古诗词: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01:第230页
译文注释
杜诗韩集¹愁来读,似倩(qìng)²麻姑³痒处搔(sāo)。
杜诗和韩文在愁闷时诵读,舒心爽气就像请仙女麻姑在痒处搔。
¹杜诗韩集:一作“杜诗韩笔”。六朝人称散文为笔。这里指盛唐杜甫的诗和中唐韩愈的文。²倩:请人代做。³麻姑: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汉族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过去汉族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天外凤凰谁得髓(suǐ)?无人解合续弦胶¹。
天外的凤凰谁能得其精髓?世上无人懂得配制续弦胶。
¹续弦胶:凤喙与麟角,合煎作“续弦胶”,可续弓弩的断弦。
参考资料:
1、
章培恒等.杜牧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9页
2、
胡适.胡适讲古诗词: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01:第230页
赏析
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古文。“愁来”,点明诗人研读杜诗韩笔时的心绪。自安史之乱后,数十年来,藩镇割据,内战不断,导致边防空虚,民生凋敝;同时,吐蕃统治者占领河西和陇右,对京城形成威胁,河陇百姓长期受到吐蕃奴隶主的奴役压迫。这种内忧外患让诗人时刻感到忧虑。这“愁”,是诗人抱负的流露、识见的外溢和正义感的迸泻。“愁来”读杜、韩,是诗人与杜、韩思想相通的体现。
“似倩麻姑痒处搔”中诗人从杜的沉郁顿挫和韩的精深博大中汲收了睿智、胆识和力量。理性的享受,心灵的快感,使他突发奇想,恍若古代神话中的麻姑仙女用纤长的指甲轻轻搔着自己的痒处一样。此典原意是蔡经悬想麻姑爪爬背上痒处,舒适、愉快;诗人移作搔心头痒处,酣畅、痛快。这种匪夷所思的妙喻,是诗人兴到之笔,妙在信手拈来,兴味盎然。
第三句中诗人把杜、韩比作天外飞来的百鸟之王凤凰,赞叹和倾慕之情表露无遗。
最后一句感慨日趋没落的晚唐社会就像是一支断弦的弓弩,颓势已定。没有人可以用凤髓制作续弦胶,将断裂的弓弦修复。不明言“愁”,但是这种愁意在诗中却十分明显。
这首七绝宣示了诗人钻研杜、韩的心得,表达其倾慕、推重之情。诗中描叙愁中读杜、韩诗文的极度快感,而后喟叹杜、韩的杰作无人嗣响。以愁为始,以愁为结,一前一尾,一显一隐,错落有致。诗中旧典活用,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又使人回味不已。诗后两句,上句设问,下句作答,一问一答,自成呼应,饶有韵味。
孤寂吟
天然〔唐代〕
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此患由来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王十六判官
杜甫〔唐代〕
客下荆南尽,君今复入舟。买薪犹白帝,鸣橹少沙头。衡霍生春早,潇湘共海浮。荒林庾信宅,为仗主人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罗浮山
文丙〔唐代〕
罗浮多胜境,梦到固无因。知有长生药,谁为不死人。根虽盘地脉,势自倚天津。未便甘休去,须栖老此身。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别李常侍
贯休〔唐代〕
楚水和烟海浪通,又擎杯锡去山东。道情虽拟攀孤鹤,诗业那堪至远公。梦入深云香雨滴,吟搜残雪石林空。朱门再到知何日,一片征帆万里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