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
杨巨源 〔唐代〕
笑向东来客,看花枉在前。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露湿呈妆污,风吹畏火燃。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
红彩当铃阁,清香到玉筵。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
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
白居易〔唐代〕
香曲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红蜡半含萼,绿油新酦醅。玲珑五六树,潋滟两三杯。恐有狂风起,愁无好客来。独酣还独语,待取月明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勤政楼西老柳
白居易〔唐代〕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译文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苍茫暮色下江亭矗立,春景寂静。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林中的花朵附着雨珠颜色更浓,水荇挥舞着翠带,牵引着阵阵微风。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龙武禁军簇拥龙辇盛大出行的景象不再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
注释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¹。
¹年芳:美好的春色。
林花著(zhuó)¹雨胭脂湿,水荇(xìng)²牵风翠带长。
¹著:附着,附加。²水荇:多年生水草。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màn)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¹,暂醉佳人锦瑟旁。
¹金钱会:唐代宫中撒钱之游戏。
译文注释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¹。
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苍茫暮色下江亭矗立,春景寂静。
¹年芳:美好的春色。
林花著(zhuó)¹雨胭脂湿,水荇(xìng)²牵风翠带武。
林中的花朵附着雨珠颜色更浓,水荇挥舞着翠带,牵引着阵阵微风。
¹著:附着,附加。²水荇:多年生水草。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màn)焚香。
龙武禁军簇拥龙辇盛大出行的景象不再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¹,暂醉佳人锦瑟旁。
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
¹金钱会:唐代宫中撒钱之游戏。
赏析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注:开元年间为713年-741年)所种,至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已在百龄上下,当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诗人自然会怆然动怀。东晋桓温北征途中,看到他昔日手种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了,曾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对树伤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望出神了。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而树在诗人眼中,也是物情同人情。宋代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白居易看到这株临风老柳就好像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他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树就是诗人,诗人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人”都是诗人自指。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是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的年龄和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这是诗人的大手笔。它像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岑参〔唐代〕
旧居缑山下,偏识缑山云。处士久不还,见云如见君。别来逾十秋,兵马日纷纷。青谿开战场,黑谷屯行军。遂令巢由辈,远逐麋鹿群。独有南涧水,潺湲如昔闻。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