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之芳)
杜甫 〔唐代〕
衰年正苦病侵凌,首夏何须气郁蒸。大水淼茫炎海接,
奇峰硉兀火云升。思沾道暍黄梅雨,敢望宫恩玉井冰。
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杜甫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 1144篇诗文 ► 0条名句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刘禹锡〔唐代〕
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尽抛今日贵人样,复振前朝名相家。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雕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吴。太史慈
孙元晏〔唐代〕
圣德招贤远近知,曹公心计却成欺。陈韩昔日尝投楚,岂是当归召得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大漠行
胡皓〔唐代〕
单于犯蓟堧,虏骑略萧边。南山木叶飞下地,北海蓬根乱上天。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三军遥倚伏,万里相驰逐。旌旆悠悠静潮源,鼙鼓喧喧动卢谷。穷徼出幽陵,吁嗟倦寝兴。马蹄冻溜石,胡毳煖生冰。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沈海色凝。崆峒北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阳春半,岐路间,瑶台苑,玉门关。百花芳树红..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秋夜曲
王维〔唐代〕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译文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罗衣已显单薄却懒得更换别的衣裳。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 .唐诗三百首赏析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04月第1版 :598-599 .
2、
方笑一评注 .唐诗三百首品读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04 :343-344 .
3、
沙灵娜译 .唐诗三百首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9 :405 .
注释
桂魄(pò)¹初生秋露微,轻罗²已薄³未更衣。
¹桂魄:古代传说月中有桂,故为月的别称。²轻罗:轻盈的丝织品,宜做夏装,在此代指夏装。³已薄:已觉单薄。
银筝¹夜久殷(yīn)勤弄²,心怯空房³不忍归。
¹筝:拨弦乐器,十三弦。²殷勤弄:频频弹拨。³空房:谓独宿无伴。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 .唐诗三百首赏析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04月第1版 :598-599 .
2、
方笑一评注 .唐诗三百首品读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04 :343-344 .
3、
沙灵娜译 .唐诗三百首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9 :405 .
译文注释
桂魄(pò)¹初生秋露微,轻罗²已薄³未更衣。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罗衣已显单薄却懒得更换别的衣裳。
¹桂魄:古代传说月中有桂,故为月的别称。²轻罗:轻盈的丝织品,宜做夏装,在此代指夏装。³已薄:已觉单薄。
银筝¹夜久殷(yīn)勤弄²,心怯空房³不忍归。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
¹筝:拨弦乐器,十三弦。²殷勤弄:频频弹拨。³空房:谓独宿无伴。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 .唐诗三百首赏析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04月第1版 :598-599 .
2、
方笑一评注 .唐诗三百首品读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04 :343-344 .
3、
沙灵娜译 .唐诗三百首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9 :405 .
赏析
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末两句是写情,感人刚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此诗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遮掩得严严实实:少妇独守空闺,沉浸于相思,不忍更衣;借弹筝自遣寂寞,又不忍回屋。诗人借用女感人刚景理活动来展示其独守空房的哀怨,曲尽其妙;代写思妇景境,抒发内景空虚的痛苦,更显深刻细腻生动,流露出女感人刚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现出诗人诗艺的功力。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点明时间,夜幕初临,月充刚刚从东方升起,秋露虽生,却还微薄稀少,说明天气已经凉爽,但还不觉寒冷,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感人刚清冷孤寂的景情。这与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应,由于天气已凉,所穿的轻盈细软的罗衣,已感到单薄了。但还不觉得寒冷难忍,所以还意更换衣服。字里间隐隐充溢出女感人刚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
“银筝夜久殷勤弄”写女感人刚的弹筝行动,实际是以乐曲寄情。讲述女感人刚一直在室外弹筝,从月亮初升一直到夜深,仍然在频频弹拨,丝毫意有回房的意思。实写女感人刚迷恋弹筝,以至废寝忘餐。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并不是因为爱弹筝爱得入迷才这样,而是“景怯空房不忍归”,以揭穿了女感人刚内景处的秘密。
“景怯空房不忍归”以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表现方法,通过女感人刚的景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写女感人刚在深深思念着远出的丈夫,夜不能寐,不愿独守空房,只有借弹筝来排遣凄凉寂寞的情怀。房空,景更空虚,其情悲切。
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诗人描写了一种清冷的景象,以此为“背景”,再写女感人刚的“衣着”,以衬托其孤寂。末两句是写情,感人刚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接写“弹筝”的行动,似迷恋乐曲,实际上以乐曲寄情。末句画龙点睛,通过正面抒情,对思妇的景理活动,进行了生动的刻画,顿觉无限幽怨之情跃然于纸上。
此诗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遮掩得严严实实。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王勃〔唐代〕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