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辛弃疾 〔宋代〕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译文
注释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yú)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é)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tóng)堪痛恨,羽又重瞳。
译文注释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yú)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玉帐:军帐之美称。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指项羽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é)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tóng)堪痛恨,羽又重瞳。
儿女句: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湘娥竹:舜帝死后,二湘妃泣泪落翠竹,在竹上留下斑迹,人谓之斑竹。
赏析
中牟
王安石〔宋代〕
颓城百雉拥高秋,驱马临风想圣丘。此道门人多未悟,尔来千载判悠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少年游(十之八·林钟商)
柳永〔宋代〕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李清照〔宋代〕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40
注释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¹一水萦(yíng)²花草。茅屋数间窗窈(yǎo)窕(tiǎo)³。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¹柔蓝:柔和的蓝色,多形容水。²萦:萦绕。《广韵》:萦,绕也。³窈窕:幽深的样子。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qī)眠¹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²。
¹欹眠:斜着身子睡觉。²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40
译文注释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¹一水萦(yíng)²花草。茅屋数间窗窈(yǎo)窕(tiǎo)³。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
¹柔蓝:柔和的蓝色,多形容水。²萦:萦绕。《广韵》:萦,绕也。³窈窕:幽深的样子。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qī)眠¹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²。
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¹欹眠:斜着身子睡觉。²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40
赏析
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表现在词作里,就是经常慧心独照,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暖日晴风”似还不足以表达春天到来的特征,而紧接以“柳眼梅腮”(此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则使到来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李商隐在《二月二日》一诗中有“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苏轼在《水龙吟》词中描绘柳叶情状是“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看来女词人受此启发,抓住两个极具特点的事物,写出春天的生机。第三句的“已觉春心动”,从语意上看,是对春天来临总的概括,实亦是自己怀春之情已动之流露。词人游春、赏春,目睹良辰美景,必有所思,这句也暗启后二句词人所抒发的情思:“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女词人的细腻、敏感的思绪与感悟进一步强化,面对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联想到自己独处深闺,孤栖寂寞,这与往日和丈夫赵明诚一齐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赏析诗文的温馨气氛形成强烈反差。一个“谁与共”,道出此刻词人内心的苦涩。紧接着词人用一个细节来进一步形容自己内心的苦涩,泪水流淌,脸庞上的香粉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
词作的下片,词人以细微的笔触,紧承上片末句,着重刻画自己具体的闺中寂寞生活。“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春暖天晴,春装初试,然而词人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词人不出户观赏春景,是因怕良辰美景触引伤感之情,二是表明其心境郁闷,慵懒至极。一个“斜”字,也暗示词人慵懒、无精打采。末二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愁本无形,却言“抱”,可见此愁对其来说有多“浓”,多重,更何况是“独抱”,此情更是难堪。“无好梦”,是说现实很寂寞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犹”字写活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情态。此外,剪弄灯火,古时妇女常藉以卜数夫君之归期。这两句写得极为细致、生动,看似毫不经意,如叙写生活本身,实是几经苦炼,没有生活经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是无法写就的。清词论家贺裳评这两句为“入神之句”(《皱水轩词筌》)。
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刻骨铭心地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
渔家傲(湖州幕官作舫室)
辛弃疾〔宋代〕
风月小斋模画舫。绿窗朱户江湖样。酒是短桡歌是桨。和情放。醉乡稳到无风浪。自有拍浮千斛酿。从教日日蒲桃涨。门外独醒人也访。同俯仰。赏心却在鸱夷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