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涧
李兼 〔唐代〕
去郭无多地,肩舆又独来。
青山随路转,老树挟溪回。
映水深宜竹,皑林早见梅。
颇思倾白酒,适意卧青苔。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崔庆孙
罗隐〔唐代〕
故人何处又留连,月冷风高镜水边。文阵解围才昨日,醉乡分袂已三年。交情澹泊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山阴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唐代〕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昨天刚登完龙山,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参考资料:
1、
张厚余.太白诗传 下.吉林市:长春人民出版社,2005年:273页
2、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761页
注释
昨日登高¹罢,今朝更²举觞(shāng)³。
¹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²更:再。³举觞: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¹?
¹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参考资料:
1、
张厚余.太白诗传 下.吉林市:长春人民出版社,2005年:273页
2、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761页
译文注释
昨日登高¹罢,今朝更²举觞(shāng)³。
昨天刚登完龙山,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
¹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²更:再。³举觞: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¹?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¹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参考资料:
1、
张厚余.太白诗传 下.吉林市:长春人民出版社,2005年:273页
2、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761页
赏析
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借叹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此诗语虽平淡,内涵却十分深沉。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送李可宗归汴
王翰〔唐代〕
中原烽火二十年,避地今成雪满颠。无柰忆乡愁似海,不禁哭子泪如泉。入门惆怅看松菊,隔水依稀认墓田。此夜中条山馆里,归心应不负啼鹃。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
白居易〔唐代〕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译文
注释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chāi)横鬓(bìn)乱。
译文注释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chāi)横鬓(bìn)乱。
等闲:无端。钗横鬓乱:耳边的头发散乱,首饰横在一边。形容妇女未梳妆的样子。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