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江总 〔南北朝〕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复制

赏析

  咏物诗在中国起源甚早。从现存作品来看,《诗经》中的《鸱鸮》,《楚辞》中的《桔颂》已肇其端。魏晋以后,作者渐众,作品渐多,如张协、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何逊等,都有“尚巧似”或“形似”的特色,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总结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但这首诗咏山寺夜灯却基本上是出之以虚笔。首联言山灯明亮,照彻天地,如百花怒放,就像春天突然来到了人间。夜晚的冷寂,本不足比为春,今有灯火,不仅形象如花,亦为环境增添了暖色,所以这个比喻可以成立。这使世人想起了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银花开。”比体和喻体之间反差也很大,这种相似或许不是偶然的。三、四两句是最实的一联,但写佛灯之盛、之亮,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五、六两句宕开一笔,调动神话传说,一方面渲染佛灯的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佛灯的神奇。至结尾处,诗人突发奇想,认为佛灯“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这固然是点出了某种喻意,但从自然现象来说,也是由黑夜到白天的一个自然的流程,从而使得通篇前后一体,非常圆融。

  诗人把黑暗的大千世界变为朗朗白昼,实则暗示佛教是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但这层意思完全融于诗化的语言之中,毫无枯涩之感,这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 赠刘斯奋

刘峻〔南北朝〕

曾唤清茄起。怎知今、南窗幽独,紫薇香细。宝剑无声霞佩冷,树影苍然满地。堪一笑、臣心如水。忽尔君来驱愁去,又纵谈、野史秋声里。鸡屡唱,月斜坠。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晴应诏敕自疏韵诗

庾信〔南北朝〕

御辩诚膺录,维皇称有建。雷泽昔经渔,负夏时从贩。柏梁骖驷马,高陵驰六传。有序属宾连,无私表平宪。河堤崩故柳,秋水高新堰。心斋悯昏垫,乐彻怜胥怨。禅河秉高论,法轮开胜辩。王城水斗息,洛浦《河图》献。伏泉还习坎,归风已回巽。桐枝长旧围,蒲节抽新寸。山薮欣藏疾,幽栖得无闷。有庆兆民同,论年天子万。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示长卿二绝 其二

邹浩〔南北朝〕

一别和州二十年,山长水阔去无缘。因君说起外家事,特地栏边心怅然。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歌 二

萧衍〔南北朝〕

朝日照绮窗。光风动纨罗。巧笑蒨两犀。美目扬双蛾。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袁柬之书

邹浩〔南北朝〕

人生游艺亦多端,莫若医书可纵观。曾向千金深有得,孰云三界果无安。忘怀已自袪灾瘴,寄语尤知笃岁寒。敢不拜嘉勤辅助,保全归去奉亲欢。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