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观
杜甫 〔唐代〕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人传有笙鹤,时过此山头。(此山头 一作:北山头)
译文
注释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浩劫:道家称宫观的阶层为浩刹。平台:古迹名,在河南商丘东北。相传为春秋时宋国皇国父所筑。此处指玉台观。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gōng)留。
彩云:指壁画上的云彩。萧史:此指传说中秦穆公女弄玉之夫萧史驻于云间事。鲁恭:见杜甫《登兖州城楼》注。
宫阙(què)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群帝:五方的天帝。 乾坤:代指玉台观的殿宇。
人传有笙(shēng)鹤,时过此山头。(此山头 一作:北山头)
人传有笙鹤:传说中王子乔乘鹤飞升成仙的故事。
译文注释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玉台观是滕王建造的,参观玉台观寻访古人的遗迹。
浩劫:道家称宫观的阶层为浩刹。平台:古迹名,在河南商丘东北。相传为春秋时宋国皇国父所筑。此处指玉台观。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gōng)留。
壁画上画有仙人萧史站在彩云之中,石碑上记得有滕王序文,有如鲁恭王在灵光殿留下的文字。
彩云:指壁画上的云彩。萧史:此指传说中秦穆公女弄玉之夫萧史驻于云间事。鲁恭:见杜甫《登兖州城楼》注。
宫阙(què)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玉台观雄伟高耸,直通五方天帝诸神;殿宇中的壁画画出了十洲仙界的仙灵。
群帝:五方的天帝。 乾坤:代指玉台观的殿宇。
人传有笙(shēng)鹤,时过此山头。(此山头 一作:北山头)
人们传说听到笙鸣鹤叫,大概是晋人王子乔乘鹤飞过北山头。
人传有笙鹤:传说中王子乔乘鹤飞升成仙的故事。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玉台观是滕王建造的,参观玉台观寻访古人的遗迹。
壁画上画有仙人萧史站在彩云之中,石碑上记得有滕王序文,有如鲁恭王在灵光殿留下的文字。
玉台观雄伟高耸,直通五方天帝诸神;殿宇中的壁画画出了十洲仙界的仙灵。
人们传说听到笙鸣鹤叫,大概是晋人王子乔乘鹤飞过北山头。
注释
注释
玉台观:故址在四川省阆中县,相传为唐宗室滕王李元婴建。
浩劫:道家称宫观的阶层为浩刹。
平台:古迹名,在河南商丘东北。相传为春秋时宋国皇国父所筑。此处指玉台观。
彩云:指壁画上的云彩。萧史:此指传说中秦穆公女弄玉之夫萧史驻于云间事。
鲁恭:见杜甫《登兖州城楼》注。
群帝:五方的天帝。
乾坤:代指玉台观的殿宇。
人传有笙鹤:传说中王子乔乘鹤飞升成仙的故事。
杜甫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 1144篇诗文 ► 0条名句
凤吹笙曲
李白〔唐代〕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译文
注释
仙人十五爱吹笙(shēng),学得昆丘彩凤鸣。
仙人:本谓王子乔,即周灵王太子晋。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炼气:通过调息、行气等方法锻炼自身内在的精气。玉京:道家所谓天庭。此代指唐之京都长安。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凤笙:喻指所送之人元丹丘。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jiē)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jù)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讵堪闻:犹岂可闻或不可闻的意思。此地:此指送别之地,喻指治城瑕丘。未忍分:即不忍分别。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重吟真曲和清吹:重吟,谓再行吟唱或歌吟。清吹,此指清越的管乐,如笙、笛、萧之类。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gōu)氏山。
紫气:星名,即紫气星,又名景星。追随木星在东方青龙位处,为祥瑞吉庆之星,故有“紫气东来”之美号。函关,即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县南。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莫学吹笙王子晋”二句:嘱元丹丘语,冀其对己长存顾念之意。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
译文注释
仙人十五爱吹笙(shēng),学得昆丘彩凤鸣。
仙人十五岁就爱吹笙,笙响如同昆丘的彩凤鸣叫。
仙人:本谓王子乔,即周灵王太子晋。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也听说你会炼气餐金液,现如今又传说你马上要上长安朝拜皇上。
炼气:通过调息、行气等方法锻炼自身内在的精气。玉京:道家所谓天庭。此代指唐之京都长安。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玉京长安有迢迢几千里路之遥,凤笙一去,何时能回?怕是难以再见。
凤笙:喻指所送之人元丹丘。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jiē)别调流纤指。
绛唇一启,便是叹息,叹息你的离去,纤指一举,便奏出凄凉的离别琴调,充满惋惜。
此时惜别讵(jù)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此时惜别,那堪听闻离别之音;此地相看,那堪见此分别之颜。
讵堪闻:犹岂可闻或不可闻的意思。此地:此指送别之地,喻指治城瑕丘。未忍分:即不忍分别。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不如来它一曲全真清吹,高歌仙曲,声响绿云。
重吟真曲和清吹:重吟,谓再行吟唱或歌吟。清吹,此指清越的管乐,如笙、笛、萧之类。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gōu)氏山。
绿云和着紫气一起飞向函谷关,寻仙访道应去河南的缑氏山。
紫气:星名,即紫气星,又名景星。追随木星在东方青龙位处,为祥瑞吉庆之星,故有“紫气东来”之美号。函关,即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县南。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你可别学那个很会吹笙的王子晋,一遇到神仙浮丘公就一去不还,我还想见你呢!
“莫学吹笙王子晋”二句:嘱元丹丘语,冀其对己长存顾念之意。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
赏析
寄怀南北故人
黄滔〔唐代〕
秋风昨夜落芙蕖,一片离心到外区。南海浪高书堕水,北州城破客降胡。玉窗挑凤佳人老,绮陌啼莺碧树枯。岭上青岚陇头月,时通魂梦出来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登霍山驿楼
李商隐〔唐代〕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霍山,在今霍州东南。公元844年(唐武宗会昌四年)秋,讨伐藩镇刘稹的战争还在持续。诗人此时居母丧,路经此地,登驿楼有感,写此遣怀。
诗前两句写登楼望远。登上驿站的楼台,四处眺望,岳庙之前,一座座山峰紧紧相连。在这里,山下所有的景象尽收眼底。“四望穷”引起下文,中间四句写景皆由此而出。秋日登高,自古多是悲寂寥,所见之景,是一片荒凉萧瑟,所生之感沉郁浓厚。
三至六句为自然景物的描写。远远望去,群山环抱,烟雾缭绕,隐约可见一些小鼠在来回活动。夕阳映射下的小池,无数大雁早已飞来。傍晚的雾气打湿了万千柔弱的柳儿,瑟瑟秋风吹向那已衰的荷叶。诗人眼前之景,一片灰暗,观之不免令人心生寒意。景物的描写,最终归结为情感的寄托。大雁奈何只栖息池边,而小鼠却占据山岭要地,“一明一暗,言在此而意在彼”,为下文叙事抒情埋下伏笔。本来可爱的柳儿和美丽的荷叶却遭到霜露和秋风的摧残,“四望萧条,民物凋耗之景”,这一切都是藩镇之乱带来的社会凋敝的观照。景物描写,显出了诗人爱国的坚定立场和对刘稹的憎恶之情。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是说盘踞在壶关附近的刘稹十分猖狂,期望霍山神使能像当年帮助李渊斩杀宋老生那样,帮助国家早日灭掉叛镇刘稹。据《旧唐书·高祖纪》:李渊起兵反隋,隋将宋老生驻守霍邑(今山西霍县)拒李渊,因大雨连绵,运粮不便,李渊决定退兵,李世民力劝乃止。这时,有一白衣老人求见,自称是霍山神使,要李渊于八月雨停时,从霍邑东南出兵,到时他将相助。李渊依言进军,果然斩杀了宋老生。诗人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早日平定刘稹的情感。“速断”二字尤为凸显这一心境,快速斩断之,内心情感强烈。国家遭难,乱贼猖獗,百姓困苦,诗人不仅仅局限于一己之利,关心朝廷政事,心系天下苍生,爱国情怀尤而未尽。
题韦云叟草堂
贾岛〔唐代〕
新起此堂开北窗,当窗山隔一重江。白茅草苫重重密,爱此秋天夜雨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