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唐代〕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别离 一作:离别)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叠的节日里哭泣?
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棠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象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注释

注释
寒叠: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
乔木:高大的树木。
垒垒:众多的,重重叠叠的。
尽是:都是。尽,皆也。
冥冥:昏晦的样子。
重泉:黄泉,九泉,是人死后的归处。江淹《杂体诗》:有美人归重泉。
萧萧:象声词,指雨声。

赏析

  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的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开元二十四年(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就描写了寒食扫墓的情形。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说尽了生死离别。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道尽生离死别的苦痛。

白居易

白居易(年-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篇诗文 ► 条名句

完善猜您喜欢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白居易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自然观

陆畅〔唐代〕

剑阁门西第一峰,道陵成道有高踪。行人若上升仙处,须拨白云三四重。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慈恩寺贻楚霄上人

曹松〔唐代〕

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塔碍高林鸟,窗开白日山。树阴移草上,岸色透庭间。入内谈经彻,空携讲疏还。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太原郑中丞登龙兴寺阁

欧阳詹〔唐代〕

青窗朱户半天开,极目凝神望几回。晋国颓墉生草树,皇家瑞气在楼台。千条水入黄河去,万点山从紫塞来。独恨侍游违长者,不知高意是谁陪。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一作刘长卿诗)

郎士元〔唐代〕

游吴还适越,来往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季子留遗庙,停舟试一过。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陵三梦

元稹〔唐代〕

平生每相梦,不省两相知。况乃幽明隔,梦魂徒尔为。情知梦无益,非梦见何期。今夕亦何夕,梦君相见时。依稀旧妆服,晻淡昔容仪。不道间生死,但言将别离。分张碎针线,襵叠故屏帏。抚稚再三嘱,泪珠千万垂。嘱云唯此女,自叹总无儿。尚念娇且騃,未禁寒与饥。君复不憘事,奉身犹脱遗。况有官缚束,安能长顾私。他人生间别,婢仆多谩欺。君在或有托,出门当..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