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七
庾信 〔南北朝〕
自怜循短绠。
方欲问长沮。
茂陵体犹瘠。
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
忽似遇昌葅。
汉阳嗟欲尽。
咎繇惧忽诸。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旦发青林诗
孔稚圭〔南北朝〕
孤征越清江,游子悲路长。二旬倏已满,三千眇未央。草杂今古色,岩留冬夏霜。寄怀中山旧,举酒莫相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登石门最高顶诗
谢灵运〔南北朝〕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长林罗户穴。积石拥阶基。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活活夕流驶。噭噭夜猿啼。沉冥岂别理。守道自不携。心契九秋{韩韦=余}。目翫三春荑。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惜无同怀客。共登嘣铺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宋明堂歌九首 其七 歌白帝
谢庄〔南北朝〕
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木叶初下。洞庭始扬波。夜光彻地。翻霜照悬河。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浃地奉渥。罄宇承秋灵。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庾信〔南北朝〕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庾信留仕北朝后,常常面对异域风物而起羁旅之叹。但这首诗所描写的边塞景象,并不一定是即目所见,而是综合若干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再结合几个典故,构成冷落萧索的总体印象,借以抒写出心头的凄凉之感。
“萧条亭障远,凄惨(一本作‘凄怆’)风尘多。”浓郁的乡关之思中夹杂着尚未消磨的豪气,从诗中迎面扑来。他本可以在故乡安乐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却又因故而漂零在异地他乡,屈仕敌国,远离家园。“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诗人看不见故园的青山秀水,他想:黄河的那一面,应该就是故乡的城池吧?“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苏武不在,易水犹寒,没有人能够明白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壮士一去不复返,自己不知何时才能踏入故园。“故园东望路漫漫”,诗人把最好的岁月留在了异国他乡。“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最后借前面典故的字面意义,与前六句合成一个完整的境界,勾出了诗人遥望亭障关河,面对秋风寒水,在边塞的帐幕中晨起悲歌的形象。
在格律上,此诗除第二句为三平调外,其余各句平仄粘对都暗合五言律诗的规则,已可视为唐人五律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