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庾十二朱版
李商隐 〔唐代〕
固漆投胶不可开,赠君珍重抵琼瑰。
君王晓坐金銮殿,只待相如草诏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商隐
一门三进士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考证确认李商隐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历史文献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在诗歌和文章中数次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 482篇诗文 ► 0条名句
题东都妓馆壁
吕岩〔唐代〕
一吸鸾笙裂太清,绿衣童子步虚声。玉楼唤醒千年梦,碧桃枝上金鸡鸣。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感遇·之十二
陈子昂〔唐代〕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甘雨应祈
贯休〔唐代〕
春雨偶愆期,草木亦未觉。君侯不遑处,退食或闭阁。东海浪滔滔,西江波漠漠。得不愿身为大虬,金其角,玉其甲。一吸再喢,云平雾匝。华畅九有,清倾六合。使不苏者苏,不足者足。情通上玄,如膏绵绵。有叟有叟,鼓腹歌于道边。歌曰:“麦苗芃芃兮鶬鹒飞,日出而作兮日入归,如彼草木兮雨露肥。古人三乐兮,我乐多之。天之成兮,地之平兮。柘系黄兮,瓠叶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晚秋夜
白居易〔唐代〕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译文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69-170 .
2、
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03-204 .
注释
尽¹道²丰年瑞(ruì)³,丰年事若何⁴。
¹尽:全。²道:讲,说。³丰年瑞:瑞雪兆丰年。⁴若何:如何,怎么样。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¹多。
¹宜:适合,适宜。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69-170 .
2、
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03-204 .
译文注释
尽¹道²丰年瑞(ruì)³,丰年事若何⁴。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¹尽:全。²道:讲,说。³丰年瑞:瑞雪兆丰年。⁴若何:如何,怎么样。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¹多。
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
¹宜:适合,适宜。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69-170 .
2、
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03-204 .
赏析
月光如水,残菊傍疏篱,落叶飘零,塞鸿急飞,秋深夜静,寒气袭人,惟见诗人凝神遐思。此诗氛围清冷寂静,色彩皎洁幽丽,韵味清新隽永,通俗浅显,平易近人。《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此诗就是如此。
所谓浅,就是浅显通俗,琅琅上口,不饰典故,不用奥语;所谓淡,就是轻轻入之,淡淡出之,不着浓彩,不用艳词;所谓清,就是气氛爽利,清新明朗,不事雕琢,自然而然;所谓丽,就是容光焕发,天真纯净,文采斐然,姿容秀美。首联写宽广的碧空中,高悬着一轮明月,皎洁华美,静寂无声,把读者带入一个浩渺无垠、明媚清朗、宁静深邃的境界中。
月下凝思,遥视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从中来,忧思萦怀,然而对月无言,惟有形影相吊而已。在这里,诗人勾勒出了寂寞孤独的心境。这种心境与静谧的月夜在基调上是非常吻和的。颔联写菊花开放,论常理,秋菊独傲霜雪,孤芳孑立;但此时却是残菊花开,还依傍着稀疏的篱笆,可见凋谢之期已不远了。
然而,尚可支撑些时日,至于衰老的梧桐,却已抵挡不住寒气的侵袭,叶子已纷纷凋零,飘落在寒井之上了。这里,以花开对叶下,残菊对衰桐,傍疏篱对落寒井,更渲染出一种凄寂寒冷的气氛。虽系写景,却暗寄着愁情,且与首联写的 愁字相呼应。颈联由植物转入写动物。塞外飞鸿,为了躲避寒冷的侵袭,疾速地飞过长空,由北向南,感到晚秋已尽;由于昼短夜长,邻居的鸡啼也推迟了。这里,以塞鸿飞急对邻鸡鸣迟,以觉秋尽对知夜永,以反衬晚秋夜的寒冷,从而把诗情深化到一个更新的境界。尾联又回到写人上来。这就是首联所写的愁人,他凝情不语,寂寞凄清。就在他思绪万千之际,萧瑟的秋风,阵阵吹来,拂在白露上,冷气袭人,衣不胜寒!全诗流畅爽口,通脱雅致,清淡幽丽,宁静悠远。
俗与雅,没有明确界限,而是相反相成的。俗中出雅,雅中含俗,方为上乘。黄庭坚强调过以俗为雅(《再次杨明叔韵引》),吴讷也注重由俗入雅 (《文章辨体序说》)。而化俗为雅关键在于一个化字。唐代诗评家张为在《诗人主客图序》中将元稹看成是上入室者,而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即将元、白都视为登大雅之堂的著名诗人。可见雅,并不排斥通俗的。至纯的雅,往往古奥、凝重,而缺乏明了性*和群众性*;如雅中含俗、寓俗于雅、由雅返俗,则无俗的痕迹,却有俗的滋味,无俗的外形,而有俗的神韵。这种俗,是雅的极致,也是俗的极致。
因为它已非纯粹的俗,而是含雅之俗,这就高于一般的俗。《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
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
水宿闻雁
李益〔唐代〕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