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小饮四首 其二
陆游 〔〕
入东又见几春风,茆屋芦藩寂寞中。道业虽如诗不进,世缘已与梦俱空。
高枝濯濯辛夷紫,密叶深深踯躅红。村巷断无轩盖到,一樽犹得伴邻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贺宾客归越
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译文
注释
镜湖流水漾(yàng)清波,狂客归舟逸(yì)兴多。
狂客:指贺知章,其号为“四明狂客”。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山阴”二句:用王羲之故事赞美贺知章的书法。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非常喜欢。道士要王羲之为其书写《黄庭经》,换其群鹅。贺知章善草隶,深得时人珍爱。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607-608 .
译文注释
镜湖流水漾(yàng)清波,狂客归舟逸(yì)兴多。
镜湖水面如明镜,您四明狂客归来荡舟尽豪情。
狂客:指贺知章,其号为“四明狂客”。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古代曾有王羲之写黄庭经向山阴道士换鹅的韵事,您到那里一定也有这样的逸兴。
“山阴”二句:用王羲之故事赞美贺知章的书法。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非常喜欢。道士要王羲之为其书写《黄庭经》,换其群鹅。贺知章善草隶,深得时人珍爱。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607-608 .
赏析
由于贺知章这次是以道士的身份告老还乡的,而李白此时也正尊崇道学,因此诗中都围绕着“逸兴多”三字,以送出家人的口气来写的。镜湖是绍兴地方的风景名胜,以湖水清澄而闻名于世。李白想象友人这次回乡,一定会对镜湖发生浓厚的兴趣,在那儿终日泛舟遨游的。为了突出贺知章的性格,诗中不再以宾客或贺监的官衔称呼他,而干脆称他为“狂客”,因贺知章晚年曾自号“四明狂客”。“宾客”到底沾上些官气,与道士的气息不相投合,而“狂客”二字一用,不仅除了官气,表现了友人的性格,而且与全诗的基调非常吻合。
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记载的兰亭盛会就发生在贺知章的故乡山阴。而贺知章本人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这就使诗人想起了一个故事:据《太平御览》卷二三八记载,王羲之很喜欢白鹅,山阴地方有个道士知道后,就请他书写道教经典之一的《黄庭经》,并愿意以自己所养的一群白鹅来作为报酬。由此诗人说,此次贺知章回乡,恐怕也会有道士上门求书。当年王羲之书写《黄庭经》换白鹅的事情,那又要在山阴发生了。所以,末二句表面上是叙述王羲之的故事,实际上是借此故事来写贺知章,盛赞贺知章书法的高超绝妙。
这首诗基本是李白信手拈来之作,但他一下就抓住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绍兴的镜湖,另一个便是王羲之当年写字换鹅的故事。全诗实际上所写的也就是这两件事。但它们却都恰能表现出友人故乡即山阴的地方特色,同时也都能显示出贺知章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才华所在。李白当时并未去过山阴,因此诗中所谓的“镜湖”、“山阴道士”之类,实际上还都是赠别友人时的一种想象之词。由此可见诗人炉火纯青的诗艺。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李白〔〕
长桑晓洞视,五藏无全牛。赵叟得秘诀,还从方士游。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念别复怀古,潸然空泪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章德远教官自湘湖归慈湖
王冕〔〕
我生不想图凌烟,草衣曲肱牛背眠。早看红日出海底,夜看素月悬中天。阴阳推荡几昏晓,长啸狂歌不知老。清泉白石自愉怡,那信人间宦途好。逍遥偶尔穷外观,之子已在青云端。广文坐上新弹冠,萧爽不作儒生酸。三年考绩易官烛,回首西风正黄菊。白云喜动故山秋,慈湖遥映湘湖绿。君归莫虑铁研穿,且力古道希圣贤。我归不用君致言,门前自有梅花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秋胡行 其六
颜延之〔〕
年往诚思劳,路远阔音形。虽为五载别,相与昧平生。舍车遵往路,凫藻驰目成。南金岂不重,聊自意所轻。义心多苦调,密比金玉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